2025年07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小区热心人 居民贴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11   打印

黄正民向记者介绍他几年来调解居民纠纷的情况。
 
  在三门峡市湖滨区湖滨街道黄北社区四街坊,说起调解员“老黄”——黄正民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黄正民今年68岁,原来是中国水利电力第十一工程局职工。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却以满腔的热情,义务当了一名小区调解员,为居民真情调解,为百姓排忧解难,及时化解社区居民及家庭矛盾,是大家公认的贴心人。近日,记者慕名走进黄正民的家,对他进行采访。
 
  “小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这个大家庭和谐了,生活才有滋有味,而且我也愿意尽我的所能为居民做点事情……”见到记者,性格耿直坦率的黄正民津津有味地讲起他在小区当义务调解员的事。据介绍,黄北社区四街坊属于老小区,人口成分复杂,低收入群体偏多,邻里之间的纠纷也是五花八门,家长里短烦琐之事层出不穷,一些居民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反目成仇,有的还大动干戈,非常影响团结。曾在单位当过科室负责人和工会主席的黄正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13年3月开始,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把自己家当成调解工作室,成立了“正民调解室”,义务为邻居调解、帮忙。“调解员要像大家的‘和事佬’,不仅要调暖居民心,更要调暖我们小区大家庭。”黄正民说。
 
  开展小区调解工作是一件维护小区团结、社会和谐的大事。作为小区调解员,不仅要熟悉法律知识,还要能设身处地为大家着想,灵活处理所有纠纷,更重要的是做好吃居民“闭门羹”的心理准备。对此,黄正民作为中间人,在调和邻里间纠纷和矛盾时,坚持做到“换位”调解,有再大困难和压力,他都不辞辛劳,乐此不疲,扮演好“和事佬”角色,当好居民的“稳压器”。小区居民郭女士是位爱心人士,8年前开始收养小区里的流浪猫,后来,猫繁殖得越来越多,郭女士因工作忙,在看管中出现疏忽,这些猫就在楼道里随意大小便,邻居们意见很大,便将此事反映给黄正民。经调解,为防止矛盾再次发生,黄正民就把十多只猫全部放在自家饲养。“邻里间的纠纷,其实最初也不是很大的事情,只是因双方言语不和而激化出来的矛盾,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及时化解,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黄正民深有体会地说。
 
  2014年夏天,小区居民冯某喝了点儿酒,在小区里与准备出摊卖熟食的张某发生口角,而后双方打了起来还动了刀子,致使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黄正民知道后,迅速赶往事发现场,夺过当事人手中的刀子,将两人拉开,把他们的火气劝下去后,赶紧让两人到医院处理伤口。事后,黄正民多次到双方家里做思想工作,努力做到以诚取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让冯某和张某握手言和。冯某逢人便说,“老黄”就是他们身边的“110”,啥事遇到他,再大的困难也都不是事。
 
  当谈到在调解工作中的困难时,黄正民告诉记者,因为小区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待人、待事和看待问题的层次也就不同。每当邻里矛盾发生,经常是互不相让。为此,就要在调解过程中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尽管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有时冲动了些,但大家的心都是很善良的。他说:“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要有耐心,要善于倾听当事人的不同意见,然后用自己的思想来感化他们,让他们在心里服气你。”
 
  黄正民在做好居民矛盾调解的同时还兼任楼长工作,一有时间就搞楼道卫生,发现居民楼里的楼梯脏了,他都会在第一时间默默地打扫干净。不仅如此,黄正民对该小区30多栋楼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的口袋里总是揣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哪家发生什么事,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调解的。此外,像给体弱病残的邻居买菜、更换灯泡之类的事情,黄正民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这些当成一件乐事。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这是黄正民追求的目标。在为黄北社区四街坊小区的居民服务过程中,黄正民总是能做到真情调解,在调解工作中寻找着生活的烦恼和快乐的平衡点。“我喜欢这个工作,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很高兴,很欣慰!”黄正民充满激情地说。

( 编辑:lj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