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梁衡到我市采风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22   打印
  本报讯 (记者纪雨童) 11月17日至20日,我国知名学者、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应邀来到我市,先后深入湖滨区、陕州区、渑池县等地采访考察,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中挖掘搜集写作素材,并对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梁衡是我国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等职,获得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他的《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等多篇作品入选教学课本。近年,他醉心于研究“人文森林学”,是“人文森林学”的首创者、倡导者和推动者。2014年11月,梁衡先生应邀来到我市,感受到了这里厚重的文化积淀,并对陕州区观音堂镇七里村1500年的七里古槐情有独钟,感叹它是唯一能记录中华民族3000年苦难史的活的物证,随后创作《死去活来七里槐》一文,首发在《三门峡日报》,后发表于《中国作家》《中国绿色时报》,对提升三门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树这一活物证,承载厚重的人文特色和历史印记,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是梁衡创作的目的所在。截至目前,梁衡已在全国创作完成19棵人文古树作品,其中16棵古树作品收录于《树梢上的中国》一书,即将出版中、英文版。特别是以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的一棵形如中华版图的柏树,打造了首个人文森林公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赢得广泛关注。
 
  在我市,梁衡实地考察了渑池县南村乡山底村3700年的黛眉周柏、湖滨区高庙乡家沟村唐洼1800年的古柏等,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了深入采访,并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刘少奇旧居、仰韶村遗址、黄河三门峡大坝、陕州地坑院等处采访,为两棵人文古树的创作挖掘更多历史事件、搜集更多写作素材。

( 编辑:lj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