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我市紧扣军地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的共建平台,双拥工作在军地各领域开花结果。
一是建立各类拥军服务队,促进双拥工作平民化。针对少数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我市建立了以社区、村镇为单位,由兵妈妈、好军嫂、大学生等组成的拥军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经常走进军营,与官兵谈心聊天,化解思想困惑,通过认亲结对子给予战士们亲人般的关爱。同时,我市发挥双拥工作队在涉军维稳工作中的作用,让身边的人、熟悉的人到重点优抚对象家庭去拉家常、送温暖、解心结,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已建立“兵妈妈”拥军服务队、军嫂服务队、拥军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性拥军组织200余支,有近万人活跃在拥军工作的第一线,有力地促进了军民团结与社会稳定。
二是成立各类拥军社团,促进双拥工作大众化。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拥军热情,我市探索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行政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拥军新办法。市书法家协会定期与部队书法爱好者交流,每年举办“双拥杯”书画作品展;市餐饮协会协助部队搞好炊事员培训,有效地丰富了部队官兵的餐饮文化;市消防协会定期与消防官兵组织消防联合演练,加强消防安全排查,每年开展拥军经费达数十万元;市十大好军嫂杨卫萍组织成立了军嫂联谊会,经常到部队开展义务演出,累计演出达上百次;市牙防协会针对部队官兵常年在外施工实际,开展牙防知识讲座和免费检查,提高官兵的健康素质。我市还成立了崤函国防教育训练服务中心等多个拥军组织,走进市区驻军部队开展“送亲人嘱托、送家乡祝福”等慰问活动,宣传现行优抚安置政策,播放反映战士家乡、家庭变化和亲人嘱托的视频影像资料,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
三是开展各类拥军活动,促进双拥工作专业化。我市扎实开展“送文化到军营”“送科技到军营”“送图书到军营”“送心理服务到军营”等活动,推进科技、信息、人才等领域的军民融合,为官兵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市中专等院校与驻军签订人才培训长期协议,为驻军官兵开展学历升级教育,2013年以来,共招收本科、专科函授学员96人;市科技局组织高级技术人员赴军营服务,帮助部队解决技术难题10多项;市工商联与三门峡舰结为共建单位,为三门峡舰官兵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市文广新局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节日走访慰问部队、组织部队文艺骨干培训、开展军营题材节目联创,每年都为驻军部队培训文艺骨干30名以上,编排文艺节目20个以上、慰问部队巡回演出10场以上。目前,行业拥军已经成为军地优势互补的突出亮点,我市还将专门建立科技拥军示范基地,为军地合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胡洲源 闫海波)
( 编辑:zhr ) |
我市提升双拥工作载体服务驻军官兵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5-04 打印

- 上一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 下一条:加大困难救助力度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