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石壕古道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06   打印
  很早就听过石壕古道,它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一段,穿过硖石关,沿着蜿蜒的山间道路,经过清泉,越过霜林,在崤山余脉间腾挪跌宕,向西消失在大漠落日的苍茫之中。
 
  春雨滋润着古道,尘埃滚向历史深处,扑面的泥土气息,弥漫着汉唐情怀。放眼望去,丝绸之路上跳动着一簇火焰,跋山涉水,向石壕古道而来,那是西出阳关的商队。客商背着茶叶,骡马驮着丝绸,车队运着瓷器,道路上充斥着吆喝之声,行至石壕古道,已是人困马乏。商队停下后,向西望去,夕阳西沉,天边掠过寒意。马蹄泉边,骡马低头饮水;年轻的商人拿出水壶,仰面喝下一大口;年老的客商吃完干粮,花白的胡须上挂着干粮的碎屑,伸手抹上一把,召唤原地休息的商人起程,粗犷的声音略带嘶哑,在山谷间回荡。骡马拉着沉重的车辆,笨重的车轮滚过古道,沿着崎岖山路缓缓前行,颠簸车辆上落下的铁钉,骡马上脱落的铁马掌,一路上滚落的瓷器,散乱地停留在枯草深处,被岁月的风沙和黄土湮没了,从此便化为历史。
 
  长风浩荡,古道悠悠。远去了商队,消失了马蹄声,繁华过后是苍凉。银枪如林,刀似霜月,战马闪电飞驰,喊杀声响彻云霄。矢如流星,剑吼西风,英武士兵列阵,猎猎旌旗飘展,风中传递着秦晋的金戈之声,传递着唐宋的鼓角之声,传递着明清的铮鸣之声。数十万兵士迤逦而行,马蹄声在崤山深谷中回荡,函谷关前陈列兵甲,军容肃整,叩关攻池,剑气绝尘,黑云压城……
 
  战火化为青铜铭文,烈焰映着竹简丝帛,墨迹里泛着唐诗宋词。翻开淡黄的史书,一位伟大的诗人从盛唐中走来。他穿过风雨飘摇的时代,一路餐风宿露,沉吟至石壕古道边,看大唐盛世的转折,一首《石壕吏》长歌当哭,沉郁至今。古道注目着杜甫从身边走过,他步履沉重,一脚踏着石壕,一脚迈向长安。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将家国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诗意的灵魂在文学的天空星光闪耀。
 
  诗圣的脚步,丈量着洛阳和长安的距离,都市的繁华,承载着王朝的历史背影。石壕古道挑起两座古城的政治昌明以及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行人商贾东行西往。汉魏洛阳故城,铜驼大街,繁华厚重,洛阳成为那时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明帝派遣班超从洛阳出发,出使西域镇抚各国,西域与汉断绝的关系自此恢复。石壕古道架起了桥梁,召唤着东西宾客,八方拜贺。至此,洛阳呈现出繁华如梦的千年帝都盛景。
 
  沿着石壕古道向西,越崤山、穿函谷、过潼关、至长安而眼界大开,宫阙高耸入云,金碧辉煌,龙衔宝盖,凤吐流苏,玉辇纵横,金鞭络绎, 一派帝王之都壮观景象。
 
  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向西,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三尺丝绸,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陆。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也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苍凉大漠中,只听到风沙里的驼铃声,胡杨林在远处地平线上挺立,传递着千年不朽的神话。此后,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它们都是从中国的版图上将触角伸向欧洲和非洲的。而穿过石壕古道的这条绿洲丝绸之路,是最早发达的国际交通枢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着丝绸之路干线的地位。
 
  如今,崤函古道石壕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期待丝绸之路再现中国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构筑亚欧非地区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架起中国通往亚欧各国友谊的桥梁。
 
  雄踞山巅,向西眺望,岁月如风卷黄沙,然而却剥不去古道石壕的盛妆。一轮朝阳,照耀着大地,在阡陌古道尽头,呈现出丝绸般柔美的笑容……

( 编辑:◆ 肖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