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健身操、牛皮鼓、乒乓球……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市级文明村韶华村的文化活动大院,均可看到该村老年人健身的红火场面。他们在优美的交谊舞曲中、律动的健美操旋律中、气势磅礴的锣鼓声中,在各种球类和棋牌活动中,释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诠释着最美的“夕阳红”。 近年来,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号召下,韶华村老年人健身运动日趋活跃,各类健身运动形成热潮,各种老年人活动组织不断健全,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村老年体育事业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强化保障 凝聚力日益提升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位于渑池县城北3.5公里处的韶华村,全村2个自然村816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全村人口的18%。 为了使全村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副会长,热衷于老年体育事业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担任理事,具体协调老年体育工作。该村把老年体育工作纳入全村年度发展计划,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韶华村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督促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及时推广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该村把老年体育工作活动经费列入村财政预算,年活动经费逐年增加,在参加重要赛事或上级组织的活动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大力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和赞助该村老年人体育事业,并依照相关政策,每年积极向市、县相关部门争取一定资金赞助老年体育工作。 目前,该村老年体育协会下设篮球组、健身组、社鼓组、乒乓球组、舞蹈组等5个小组,明确各组负责人,按照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工作制度,建立老年体育健身示范队伍。全村上下形成了老年体育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的良好局面,老年体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在逐步增强。 示范引领 带动力逐步增强 加强老年健身示范队伍建设,发挥老年健身示范队伍的作用,才能有效促进老年健身活动的开展和普及,吸引更多老年朋友参与健身活动,进一步增加老年体育人口。 该村将老年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先后投资45万元,完成文化活动大院建设,对现有体育设施专门划定适合老年朋友健身的区域和时段,公共体育设施全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该村还结合乡村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按照乡镇不低于1500平方米、行政村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标准,大力推进老年体育健身场地及设施建设。 老年体育示范村建设是老年人体育工作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抓手。该村从组织领导、办公机构、活动场地、活动情况等方面积极加快体育示范村建设,组织人员多次到仰韶镇苏门村、城关镇西关村、坡头乡白羊山村等全县体育示范村学习,极大地夯实了基层老年体育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老年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据了解,今年该村将加快创建老年体育示范村,使示范村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老年体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村45岁的张小平便是村里的一位体育指导员,她现在带领的老年朋友有上百人,负责义务为大家教授健身秧歌、广场舞、健身操等项目。回首这十几年的路程,她倍感充实和快乐。此外,该村还不断建立完善活动站点,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培训,每年有计划地培训体育指导员,争取该村的各项体育活动均由业务骨干进行专业指导,使老年体育活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亮点纷呈 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4年,韶华村获得“省级生态村”荣誉称号。 2015年,仰韶镇道德讲堂进基层启动大会暨全镇“孝星”表彰大会在韶华村举行。 2016年,韶华村获得“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走进韶华村老年体育协会办公室,奖牌、奖杯及获奖证书摆满了两柜子。金灿灿的奖杯展示着韶华村民务实重干、勇于争先的良好精神面貌,而这都得益于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老年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到村文化活动大院打篮球,看到老年人朋友都能天天坚持锻炼身体,我们更应该积极运动。”2月28日,在韶华村文化活动大院,今年41岁的村民张毛恩感慨地对笔者说道。现如今,在老年人的带领下,该村从事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打麻将、说闲话、无所事事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村里的家庭妇女,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身体健康了,心境也豁达了,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 “元宵节期间,我们的锣鼓队在县政府门口进行演出,围观的群众上万人,场面十分壮观。”2月28日,该村党支部书记董年军自豪地说,“特别是我们老年人表演的《威风锣鼓》节目,都上中央电视台了,大年初四播出的,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韶华村用一项又一项实际行动焕发了老年人的第二青春,让更多的老年人积极参加到健身队伍中来,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而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 ( 编辑:cl ) |
喜看那片“夕阳红”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01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