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华》2009年第11期刊发由石耘撰写的文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背后鲜为人知的史实》,从“案发前后”“广为宣传”“各方慰问”“事件余波”和“民工今昔”5个方面,对当年轰动全国的“平陆事件”以及该事件的幕后故事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报道。现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平陆事件起初并未触动新闻界的敏感神经,直到(1960年——编者注)2月6日《北京晚报》发表了卫生部通讯员杨树茳写的通讯《千里急救》一文后,才首先在北京拉开了新闻大战,且由新闻界很快波及艺术界、文学界、理论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
……
2月6日,在《北京晚报》发表《千里急救》一文的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全文播发了这一通讯。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2月7日,《山西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分别以《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和《北京职工千里星夜送药,平陆中毒民工迅速脱险》为主、副标题,刊文介绍首都军民千里救急的事迹。《平陆小报》也在2月8日的头版头条位置上刊出了题为《毛主席派飞机送来救命药》的一则通讯……接着在短短几天之内,《千里急救》一文迅速被全国各大报纸转载、各大广播电台播发。
2月21日,《空军报》在头版发表了通讯《穿云破雾救亲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空军指战员们不畏艰难险阻、连夜驾机、千里送药救人的动人事迹。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予以全文转载。2月23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又刊登题为《平陆县中毒民工全部脱险,深感千里急救之情,平陆派人来京道谢》的文章。《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健康报》和一些省报几乎是在同一天里都转载了《穿云破雾救亲人》一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也都播发了这篇通讯。
《中国青年报》的两位记者王石和房树民在看到关于平陆事件的报道后,决定再认真仔细深挖一次,力争写出一篇更有分量的报道文章……他们终于写出了长篇通讯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当时堪称报告文学的惊世之作。他们光标题就先后拟了20多个,可谓用心良苦。此文发表在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显著位置上,为了不突出个人,仅署名为“中国青年报记者”。该文一发,立即引起了轰动。次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重要位置予以全文转载。《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一长篇特写文章,打动了几乎所有读者,于是各大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画报等又接二连三地刊登和播发读者的来信、读后感和评论。
从3月初开始,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或单人独行、或结伴同行,纷纷前往平陆,三门峡市成了新闻采访接待的中转站和枢纽……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先后发表在全国各级报刊上的通讯、消息、介绍、评论、读后感、抒怀等各类文章有600多篇,且往往是一篇好文既出,众多报刊转载,进而还被绘成漫画、连环画等。平陆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的报道宣传,创下了报刊史上的空前纪录,实属罕见。
在新闻界开足马力、大力宣传的同时,文艺界也坐不住了,首先是戏剧界开始行动了。1960年3月,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和北京曲艺团分别创作出了8场话剧和曲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接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了11场话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央音乐学院创作出了6乐章大合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该厂仅用了22个小时就完成了电影脚本的创作,又仅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拍摄工作,3月28日,北京58家影剧院和俱乐部同时上映。北影洗印厂又加班赶洗出了890多个拷贝迅速发往全国各地。
……
出版业也不示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话剧本、戏曲本、曲艺丛书、通讯评论集、连环画本以及注音扫盲读物也迅速面世。戏剧剧本发行后,又推动了戏剧演出的大繁荣,北京、山西、河南、河北、上海、天津等地的艺术团体,先后上演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100多个剧目…… (据《文史精华》)
( 编辑:ljx ) |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背后鲜为人知的史实(节选)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30 打印

- 上一条:难以割舍的兄弟情缘
- 下一条:灵宝市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