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底线构筑得更加坚实,重大项目全面发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突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分别是2011年的1.3倍、1.7倍,年均增长8.2%、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新跨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显著提高。
未来五年,是三门峡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如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转型创新发展”“三次创业”等经济发展新思路,力争在今后五年,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和黄河金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进步,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突出产业 精准识贫 早日摘帽
“卢氏下一步扶贫工作,要在精准识贫基础上,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因时施策,让措施更扎实,工作更细致。”人大代表陈海涛说。因户施策,就是根据每户特点深入分析,明确短期、长期措施,制定精准的扶持政策。因人施策,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深入分析,找出脱贫致富的办法,鼓励就业创业。因地施策,就是根据每个村的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因时施策,就是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加强指导,加强政策统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均衡教育资源布局
“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政协委员席仁义说,我市要关注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入学难问题。应在各基础教育学校均衡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此外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培训。此外,我市的高等教育也不容忽视,人才缺口问题突出,要加快引进各专业教师,才能有力支持我市高等职教园区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圆满完成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改善医疗水平 助力脱贫攻坚
“希望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贫困地区老百姓都能够看得起病,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人大代表秦巧云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灵宝市全面开展实施健康扶贫,不断深入整合医疗资源,下一步,将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组织卫生单位专家、骨干到贫困乡镇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免费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开展免费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大力改善医疗服务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贫困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重点发力 精准扶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政协委员韩建丽表示,作为一名来自保险行业的政协委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履行好保险行业经济补偿和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职能,而我市目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做好普惠金融延伸服务。为此,针对贫困地区我们推出了相关产品,旨在解决贫困人员、企业融资难问题,只有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才能把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好,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 编辑:李建新 ) |
凝心聚力谋求发展 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13 作者:本报记者 方梦一 葛洋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