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市以文艺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04   打印
  本网讯(记者 柴锦玉)近日,在卢氏县东明镇江渠村,随着锣鼓书《一起奔小康》生动活泼的表演,我市在全省率先拉开了“百姓宣讲直通车”脱贫攻坚专题巡演活动的序幕。目前,全市已开展巡演活动310多场,创作脱贫攻坚文艺节目30多个,深受群众欢迎。我市积极以文艺力量助推脱贫攻坚,聚合强大内生动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文艺力量担当“大责任”。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议召开后,市委宣传部迅速协调有关部门,部署加大脱贫攻坚文艺节目创作力度,组建文艺工作“小分队”,奔赴贫困乡村开展专题巡演活动。“小分队”上通“天线”,宣传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解读具体举措,形式寓教于乐,让群众入脑入心。“小分队”下接“地线”,契合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困,构架政策与民心相通的桥梁,让群众从精神层面上“富裕”起来。“小分队”活动坚持前期引领、会演交流、全域铺开“三步走”,扎实开展专题巡演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众率。
 
  文艺力量肩负“大宣传”。“小分队”演出采用锣鼓书、快板、小品、相声、诗朗诵等形式,内容以脱贫攻坚为主,同时兼顾传统美德、孝老敬亲、普法教育等。《铁人任定海》等节目以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讲述鲜活故事,甚至请典型人物现场与群众见面,经常赢得群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小分队”不足20人,以“小”为特色,机动灵活,因陋就简进行演出,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目前,全市已组建6支“小分队”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
 
  文艺力量扮演“大角色”。“小分队”组成人员精干,一专多能,有的是群众文化工作者,有的是文艺志愿者。他们在投身脱贫攻坚战中,不断激发创作灵感,提高节目艺术水准,创作编排了一批优秀剧目。在推进当地小戏、小品等文艺节目创作的同时,我市以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张东堂为原型,邀请国内名家编创大型现代戏曲《大山的儿子》,经过紧锣密鼓的排练,近日将正式呈现于舞台之上。
 
  讲好脱贫故事,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一曲曲为脱贫攻坚加油鼓劲的赞歌,一个个展现文艺工作者责任担当的舞台,一场场荟萃优秀地方文化的展示,“小分队”裂变“大能量”。“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化扶贫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效果持久的好形式。”卢氏县驻村帮扶干部这样说。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