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歌舞架起海峡友情桥 演出扬起两岸互动帆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发布日期:2017-07-26 作者:贠玲玲  打印

本网讯:(文/员玲玲 图/亢峰辉)7月24日晚,“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原行”文化惠民演出在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广场举行,由40名两岸青年组成的文艺表演组带来一个个精彩节目,让村民大饱眼福。

  “今天我们带来的现代舞《野生》,通过舞蹈这种形式把台湾高山族的文化展现给三门峡人,促进了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流。”来自台北市立大学的古珍妮接受采访时说道。“节目很好看,尤其是台湾同胞的表演非常有活力,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来自高庙乡大安村村民陈勋告诉记者。舞台虽不华丽,两岸青年却都在用心演绎,正如最后他们演唱那样“相亲相爱,心连心自成一脉;相亲相爱,手牵手共创未来。”海峡两岸友情之花正在悄然开放。

  文化演出结束,7月25、26日,40名两岸青年先后走入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陕州地坑院、虢国博物馆、三门峡大坝,近距离感受三门峡厚重的文化底蕴。每到一处,两岸青年都认真观赏,用心品味韵味十足的三门峡。

  大家通过了解非物质传承人制作和个人亲自动手等形式,感受到了剪纸、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面塑、陶艺等非遗技艺特有的文化魅力,皮影戏、陕州锣鼓书更是激发两岸青年学习交流的好奇和热情。“看到陕州地坑院这种独特的民俗建筑,我非常钦佩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同时也是他们的创作和保存,才让我今天有幸得以观看到这惊人的艺术。”来自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许霞告诉记者。走进虢国博物馆探索华夏渊源,参观万里黄河第一坝,瞻仰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中流砥柱……“我以前是从照片上看到这样的艺术建筑,如今看到实物,内心非常激动。”来自台北教育大学的陈一帆说道。通过观赏和亲身体验,40名两岸青年对三门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每个人都兴趣高涨,所到之处纷纷拍照留念。

  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三门峡,近年来强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截至目前三门峡市已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3个省级非遗项目、100个市级非遗项目,把最优秀的文化资源展现在台湾同胞面前将进一步助推三门峡的文化“走出去”。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文化厅、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承办,全程放在郑州、三门峡、信阳三个城市举办。自2014年至今,“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华行”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增进情谊的重要平台。它增进了台湾青年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及大陆现代社会发展的了解,为两岸青少年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责编:亢峰辉


( 编辑:亢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