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分配原则,加强保障房入住管理,形成了“科学规划、政府开发、规模建设、综合管理”的“三门峡模式”,让住户满意、政府放心,受到了社会称赞。
今年35岁的霍海娥是湖滨区人,幼年时因病造成下肢瘫痪,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其丈夫杨明伟也有轻度残疾,且体弱多病,两人没有稳定收入。2012年,霍海娥如愿以偿地领到了廉租房的钥匙,搬进了新房。虽然行动不便,霍海娥却把每个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里绣十字绣补贴家用。“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霍海娥笑着说。 像霍海娥一样,德馨苑保障住房小区居民董留根提起这几年住房的变化,也是感慨万千。“搬进了新家我们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小区的人都特别好。”董留根激动地说。听着董留根的话,他的母亲张金玉在一旁说道:“房子有暖气,啥也不缺,夜里都是亮堂堂的,住得舒心!” 居者有其屋,不仅是众多低收入家庭的心声,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我市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4717套,可保障27.2万人口有房住,保障房覆盖率为26.3%。现已建成各类保障房81692套,分配到户78914套,保障人口20.5万人。 如今的三门峡,舒适、贴心、合理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人人安居乐业,户户尽享新生活。(记者 葛洋) ( 编辑:亢峰辉 ) |
我市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6 作者:葛洋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