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社区卫生服务 惠民利民便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6 作者:徐洪波  打印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李东在为辖区居民看病
  近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可谓既方便又实惠,“十几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也已基本形成。

  “现在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太方便了,不出小区就能把病看好,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9月26日,在湖滨区车站街道车站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正在此看病的陈白玲乐呵呵地说。今年65岁的陈白玲原来住在农村,2013年孩子在市区买房后,就把她接到了市区同住。之前在老家时,她经常觉得头昏、食欲不振,后来陈白玲得知居住的小区内就有卫生服务站,就到此进行了一次体检,被诊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随后,该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给陈白玲建立健康档案外,还根据其体检情况制订了治疗方案,在饮食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经常上门查看她的健康情况,及时提出保健治疗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白玲的身体好转了许多。“每年只要缴纳150元居民医疗保险,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多种公共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像咱的‘家庭医生’,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啊!”陈白玲深有感触地说。

  与陈白玲一样,如今在该社区,很多居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到卫生服务站看病。“现在有点小毛病,都不用去大医院了,这里不仅不用排队,而且医生也很有耐心,真是方便!”家住市区东风市场附近的潘淑萍说。现在,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形象地把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作家门口不用挂号排队的医疗保健“超市”。

  采访中,一直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车站街道车站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李东告诉记者,这一切归功于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李东说,截至目前,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从2011年的9项内容增加到了目前的13项。近5年来,该卫生服务站先后投资50多万元,不仅添置了常规的心电图、B超等设备,还能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微量元素检测,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

  不仅如此,该卫生服务站还定期开办健康养生讲座,从市区一些大医院邀请专家过来坐诊,除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外,还面对面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内容涵盖中医康复、慢性病、老年人保健及有关疾病预防、急救知识、养生饮食等,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这些还不算,在给居民看病过程中,如遇有紧急情况也不怕,我们已经和黄河三门峡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急症患者可以马上由对方派急救车安排转诊,医院内也会开辟绿色通道,随时准备好床位和接诊医生,现在转诊渠道已经非常顺畅了。”李东高兴地说。

  李东告诉记者,最初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时并不顺利,一些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是医疗咨询、给小孩打防疫针的地方,医生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看病水平令人担忧。经过了解与接触,加上该卫生服务站始终坚持向居民提供热情、优质的服务,大家开始认可服务站的工作,现在有许多居民都和社区医生成了朋友。

  车站街道车站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只是我市推进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湖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红梅介绍,目前该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服务站19个,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5年多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际资金补助额共计4886万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8万份、电子档案25万份,加上民营资本积极主动参与,一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方便群众、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该区卫计委每年都会同区财政部门组成考核小组,对辖区内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核算,每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通过考核促进项目落实、确定基本公卫经费的拨付,从而有力推动了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提高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基层、医院、居民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的形成,有效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瓶颈难题。(记者 徐洪波)
责编:亢峰辉


( 编辑:亢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