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驻村帮扶 亲如一家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8   打印
  本报讯:(文/ 记者 徐小龙 图/记者 尤黎明 )“近日雨水多,正赶上家里收香菇,地里的连翘和七叶一枝花也要多去看看。”10月11日下午,家住卢氏县官坡镇蔡家沟村的袁树恩满脸喜悦地说。
 

三门峡日报社脱贫攻坚工作队邀请黄河三门峡医院医务人员到蔡家沟村为贫困群众免费送药
  “这些年,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全家人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站在连翘地里,袁树恩感慨地说。
 
  袁树恩今年42岁,全家6口人。“父母年迈多病且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和女儿都在上学,家里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挣钱,条件一直不好。”袁树恩说,“2010年7月的一场洪水,把我家2/3的土地给冲毁了,全家人生活的指望——8000多袋香菇也被洪水冲走了,我们几乎断了生活来源。”
 
  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袁树恩一度十分迷茫。正在此时,三门峡市吹响了脱贫攻坚战役决胜的号角。“2015年春,三门峡日报社脱贫攻坚工作队到俺村安了‘家’,吃住都在这里,挨家挨户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出主意。两年多来,已经数不清报社的领导和脱贫攻坚工作队的队员来俺家多少次了。针对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工作队同志耐心向我说明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与我一起规划家里的未来。”袁树恩说。
 
  产业、教育、养老……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扶贫政策激励着袁树恩一家不等不靠,自强自立。2016年夏天,正当他寻思着种些啥的时候,三门峡日报社驻蔡家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董芳和孙国伟来到他家,建议其大面积种植连翘。
 
  2016年,袁树恩成功种植了25万株连翘苗。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如今,连翘苗成活了23万多株。“按照去年签订的每株连翘苗1元的收购合同,如果今年冬天能够按合同数量销售完,我大概能收入10万元。这样一来,我们一家就能顺利脱贫了!”袁树恩满怀憧憬地说。
 
  “去年,我女儿考上大学没有及时去报到,耽误了入学,三门峡日报社的帮扶责任人多方联系,忙碌了大半个月,终于将我女儿顺利送入了大学校门。”“上个月,我儿子旧病复发,三门峡日报社的帮扶责任人听说后,马上帮忙联系好了医院,经过他们多次协调,医院还免去了我儿子的医疗费和住院费”……两年多来,在三门峡日报社36名帮扶责任人的大力帮扶下,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蔡家沟村贫困户数量由2015年初的191户619人减少到了如今的58户159人。
 
  10月16日下午,在位于卢氏县官坡镇碾道村的卢氏县山里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几千只“身材”高大的火鸡伸长了脖子欢快鸣叫。“今年春天,在驻村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带领下,我们几个村民团结一致,成立了专门养这‘稀罕物’的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社员宋成虎告诉记者,让村民们合起伙来养殖这种之前很少见,还要出口到国外市场的火鸡,村里的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没少费心思。
 
  “‘靠山吃山’,要想让村民脱贫致富,就要发挥村子山清水秀、林木茂密的自然特点。”卢氏县工信委驻碾道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任丰林说。去年,脱贫攻坚工作队派专人到江苏省进行考察,对火鸡的养殖和销售途径进行了充分了解。“我们发现村里很适合饲养火鸡这种利润较高的禽类,这‘稀罕物’养好了,就能成为村民脱贫的‘宝贝疙瘩’。”任丰林说。
 
  经过脱贫攻坚队队员们耐心地沟通和讲解,一部分村民决定放开手脚,尝试火鸡养殖。今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火鸡苗运进了村子里,2个火鸡合作社也顺利挂牌营业。
 
  “现在,合作社里的火鸡长到了十五六斤,已经可以出栏了。如果销路畅通,今年我家脱贫就不成问题!”宋成虎开心地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带动下,近年,碾道村除了2个火鸡合作社以外,还成立了1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个连翘合作社、1个苗木合作社、1个养羊合作社,村民们抱团取暖、共同富裕的决心十分坚定。
 
  正阔步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蔡家沟村和碾道村,只是三门峡市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共有68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979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在扶贫一线,与贫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据了解,2016年,我市高位脱贫、精准退出贫困人口9718户34075人,超出省定年度目标855人;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82.1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5.4元,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近2000名驻村工作队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三门峡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在新形势下,我市目前正在奋力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16371户50300人贫困人口脱贫,易地搬迁脱贫11628户39384人,91个贫困村脱贫退出,湖滨区整体完成脱贫攻坚退出任务。”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结束语
 
  《砥砺奋进的五年晒晒百姓获得感》栏目今天发出最后一篇。
 
  自9月20日起,本报陆续刊发了《跑一次就能把事儿办好》《安居乐业尽享新生活》《条条道路让出行更便捷》《医保政策带来看得见的实惠》等10篇报道,从身边的百姓故事讲起,全方位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效能革命、住房保障、交通、医保等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晒”出了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
 
  五年耕耘,砥砺前行。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我们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