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今天是环卫工人节,晒晒他们的成绩单!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26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王丽霞 通讯员 王苏强 )环境卫生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代代的三门峡环卫人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行业精神,把三门峡打扮得整洁而美丽。2017年以来,我市环卫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快捷高效的枢纽之城、商贸繁荣的流通之城、功能齐全的宜居之城”,克难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高标准完成清扫保洁任务

机扫作业科学化 王苏强 摄
  2017年,市环卫处新增市区新修10条道路清扫保洁工作,面积由原来的230万平方米增加到263.8万平方米,加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艰巨,市环卫处克服困难,建立起道路清扫保洁常态化作业机制,采取科学化机扫、常态化普扫、全天化保洁和制度化奖惩等措施,高标准完成清扫保洁任务。一是机扫作业科学化。从3月初开始实行春季作业模式,利用10台洗扫车每天两次洗扫,不低于5次冲洗;5月起实行夏季模式,11台具备冲洗功能的大型洗扫车、高压冲洗车和多功能雾炮车全部启用冲洗功能,对主次干道从早4时到晚8时进行两次洗扫、10次冲洗。对扬尘污染严重的路段,不间断冲洗喷雾。二是坚持深度普扫常态化、快速保洁全天化。每天两次对人行道进行全面深度普扫,对车行道人工补扫;早7时到晚7时30分不间断巡回捡拾、清扫垃圾杂物。
 
★垃圾收运处理及时、有序
 
  2017年初,岗上垃圾处理场封场。经多方协商,从5月1日起,市区垃圾运往陕州区垃圾场处理。主城区距离陕州区垃圾处理场约25公里,途经国道、景区、村庄等路段,往返一次约3个小时。为确保垃圾转运工作顺利进行,市环卫处11台运输车辆全部出动,全天满负荷运转。维修班同志跟车及时维修故障,各环卫所调整垃圾进站倾倒时间。为提高运输效率,环卫处专门建立了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各环卫所、运输队、中转站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每个中转站的垃圾倾倒情况和运输车辆的位置,确保司机不在中转站等垃圾、环卫工人收集的垃圾有站可倒、垃圾不在中转站滞留,平均每天转运垃圾33车。
 
★岗上生活垃圾处理场顺利封场

深度普扫常态化 王苏强 摄
  岗上垃圾处理场建成区库容42万立方米,2012年底已基本饱和,近年来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至今已超库容填埋50万立方米。由于该场临近商务中心区不适合续建二期工程,需重新建垃圾处理场。按照市政府今年6月15日前完成封场的工作要求和简化审批程序的指示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市环卫处经多方联系协调,测绘、可研、设计、评审等工作同时进行。4月12日,封场工程成功招标,投资1100余万元,4月20日施工方进场作业。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方组织两班人员,昼夜施工,并且从市区调来冲洗车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压尘。为保证工程质量,除监理公司外,市环卫处还安排专业人员严把材料关,跟踪查看施工过程和进度。目前,垃圾堆体平整、边坡整形、导气石笼井安装已经完成,6层防渗材料铺设完成,所有生活垃圾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封闭结束,从观瞻和气味上将对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和发展无任何影响。
 
★建筑垃圾收运规范处置
 
  为做好建筑垃圾收运工作,市城管局专门成立渣土管理办公室,充实管理力量。一是建立台账,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在建工地基本情况台账和建筑垃圾渣土运输备案登记台账,对建筑工地名称、责任人、工地位置等和渣土运输企业情况详细登记。目前登记在册的建筑工地有31家,其中商务区18家、主城区13家;登记备案建筑渣土运输企业4家、经过密封改造和安装监控定位系统的渣土运输车38辆。二是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过程监督管理。与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对不符合“三不出场”规定的运输车辆实施24小时监控,严禁出场。三是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核准流程。7月1日起,建筑垃圾处置审批将交由审批大厅窗口统一办理。四是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由三门峡旭龙公司建设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基本具备储存能力。
 
★“如厕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快速保洁全天化 王苏强 摄
  “解决主城区如厕难问题”被列入市政府2017年十项民生工程,在解决这一难题上,市环卫处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新建固定式公厕4座、移动式公厕7座,分两批升级改造陈旧公厕20座,以购买服务方式对外开放沿街单位公厕23座。目前,5座移动公厕已投入使用,4座新建固定式公厕确定建设地址,首批10座公厕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6座,沿街单位公厕购买服务有15家单位已经初步同意,市区环卫管理公厕数量达到49座。在千方百计提高市区公厕数量的同时,市环卫处还着力提升公厕管理质量,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竭力为群众提供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
 
★环卫一体市场化进程加快
 
  为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市政府决定在我市推行环卫一体市场化,由专业企业依托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从市区道路清扫作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体化承包。我市城管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进行市场调研,向省内外已经实施环卫一体化的城管部门咨询了解,结合我市实际,向市政府提交了《三门峡市环卫一体市场化实施方案》。同时,经市政府同意,由企业先行垫付资金,先期建设陈宋坡垃圾分选厂。在市环卫处积极协助下,陈宋坡垃圾资源化分选、干化+填埋场项目已在发改委备案,用地预审完成主体变更,项目设计方案已确定,主设备订购工作已开展,项目开工用水、用电手续正在办理。由杭州锦江集团承建陈宋坡垃圾分选填埋场首批1500万征地资金已经到位,施工企业已经进驻。
 
★“全民洁城”行动人人都参与
 
  为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全民参与、清洁城市、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市城管部门牵头各相关责任单位,在全市开展“全民洁城”行动,制定了《三门峡市“全民洁城”行动实施方案》,确定每月的最后一周星期日为“全民洁城”行动日,发动市直各单位在市区范围内开展集中洁城行动,对全市进行立体式清洁,使我市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质的提升。
 
  环卫工作是具体而琐碎的,环卫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是平凡而朴实的,环境卫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在河南省第二十个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环卫工人致敬!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