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正是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试用德国cloos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全面提升装备制造工艺水平的关键时期。
日前,记者在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自卸制造部生产车间看到,激光复合焊接机器人正在有序工作,工人们紧张忙碌,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厂区,一辆辆即将销往菲律宾、越南的自卸车正在接受最后的检测。经过技术创新,这些半挂车具有自重轻、重心低、强度高、容积大等显著特征,颇受客户欢迎。
“公司今年的销售状况特别好,截至目前,国内订单1万多台,出口订单2000台。产品主要销往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批量出口到非洲、南美洲以及中亚、东南亚等地区。”营销部副总经理张清林说,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该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关键还在于创新。”张清林说。
为了进行设备优化提升,该公司特种汽车产业园全面引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技术、工艺装备和制造管理系统,自卸制造部、半挂制造部引进德国cloos机器人柔性生产线,产能、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未来,我们将在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力争把公司打造成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具有强大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向全球输送高品质产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对于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张清林信心满满。
( 编辑:李建新 ) |
以科技创新 引领转型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10 作者:本报记者 王婉媚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