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这里危险,让我来干!”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2-21   打印

  编者按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儿子、丈夫、父亲,也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军转干部,更是一位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的人民英雄。作为当年全省著名、三门峡唯一的排爆专家,任俊卿用自己的凡身肉体,为人们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任俊卿1976年入伍,1999年3月转业至三门峡市公安局工作。2002年11月16日,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清理一处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地下窝点时,因现场突发爆炸,壮烈牺牲,时年45岁。2003年,任俊卿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一)
 
  1957年11月23日,任俊卿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翟镇乡东凹村一户普通人家。1976年12月,任俊卿应征入伍,成为河南省军区独立二团的一名战士。由于表现良好,任俊卿入伍半年即被提升为副班长。1979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又由副班长提升为班长、排长。

任俊卿在排爆除险现场
  1979年9月,任俊卿调任洛阳军分区教导队教员。1981年1月,任俊卿随部队到偃师市佃庄公社搞民兵训练。在一次组织民兵进行实弹投掷时,一名民兵由于太紧张,将手榴弹拉断引信后,没能掷出,掉到了脚下。危急关头,任俊卿一个箭步冲上去,迅速抓起哧哧冒烟的手榴弹,奋力朝远处扔去,手榴弹在半空爆炸……战友和民兵们安然无恙。由于任俊卿临危不惧,抢救战友,洛阳军分区为他荣记个人三等功。
 
  1982年和1983年,任俊卿先后被部队派往信阳陆军学院和徐州工程兵学院学习爆破专业。他非常珍惜这两次学习机会,虚心向老师求教,勤奋刻苦攻读,系统钻研爆破业务知识,逐步具备了丰富的爆破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业务技能。学习归来后,他在教导队从事爆破业务教学,还组织爆破作业百余次,组织销毁炸弹、炮弹、手榴弹等爆炸物品上万枚。在此后近20年的军旅生涯中,任俊卿与爆破这一充满危险的工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85年,任俊卿调任三门峡市人武部(即后来的湖滨区人武部)。1987年,三门峡市化工厂检查直径10米、高15米左右的黄磷炉,炉内1米厚的耐火砖壁打掉重装需要实施爆破。由于炉内余温高达60摄氏度,装药时容易发生意外,任俊卿对其他同志说:“这个危险,你们离远点,药我来装。”装完炸药,任俊卿刚撤出来,爆炸便发生了。
 
  1994年,三门峡市区一家废品收购站收了10余枚日伪时期遗留的炮弹,任俊卿赶到现场,发现一个农民正用锤子敲砸炮弹的引信,试图分解弹体。任俊卿立刻上前制止这种危险行为,并让所有人离开现场,自己留下来拆除了所有炮弹的引信,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爆炸伤亡事故。
 
  (二)
 
  1999年,任俊卿从部队转业。他本可以选择危险性小、待遇更优厚的职业,但他执意要发挥自己的排爆除险特长,为保一方平安尽自己绵薄之力。于是,他来到三门峡市公安局治安科,负责民爆物品、枪支弹药和剧毒、放射性物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剧烈的爆炸将水泥地板炸出了大洞
  三门峡是一个矿业城市,民用爆炸品使用量很大。每年的炸药用量近万吨,涉爆单位上千家,管理难度很大。接管这项工作后,他爬高山、钻深沟,跑遍全市各使用单位和储存点,查找隐患和管理漏洞,并采取积极措施,促使6个烟花爆竹仓库从居民区迁到安全地带。此外,他还对6个民爆仓库进行技术防范改造,指导涉爆乡镇全部建立了民爆物品管理服务站。
 
  从事公安工作以后,任俊卿始终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短短3年,他成功组织销毁炸药3654公斤,过期雷管17枚,炸弹、炮弹、手榴弹1390枚,伪劣爆竹370万头,导火索3.5万米,枪支243支。他也因此被评为2000年度、2001年度三门峡市公安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和河南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先进个人、治爆缉枪先进个人。
 
  (三)
 
  任俊卿虽然身怀绝技,却不图名、不图利。他工资不高,妻子已下岗多年,儿子在读高中,家里正是缺钱的时候,但任俊卿多次拒绝了地方上一些爆破公司的高薪聘请,心甘情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无偿服务。
2013年4月4日上午,三门峡市公安局组织局直各单位民警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40余人,为革命烈士任俊卿祭奠扫墓、敬献花篮,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
  2001年,天元铝业集团所属的银铝公司在爆破焊接“银极棒”产品时遇到技术难题,便找到任俊卿。他与公司技术人员一道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这项技术可为该公司每年赚得几十万元的利润。企业领导非常感激,非要给他报酬。任俊卿说:“为企业服务是应该的,要啥报酬!”了解市场行情的人说:“老任如果在社会上成立个爆破公司,他早就成百万富翁了!”
 
  甘守清贫的任俊卿一心扑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他此生唯一欠下的,就是那一大笔“亲情债”。家里的灯坏了是妻子修的,家里的煤气用完了是妻子换的……这位贤慧的女子用她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本应由任俊卿承担的家庭重任。
 
  (四)
 
  2002年11月16日,微风轻抚,暖阳普照。任俊卿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息日,陪着妻子到陕州公园游玩。16时许,任俊卿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让他立即赶到湖滨区崖底乡韩庄村附近的一家破产乡镇企业,执行排爆除险任务。
 
  赶到现场的任俊卿听取了布控民警的简要介绍后,立即投入现场勘察。这家企业的二层楼房内,存放着大量非法制造的烟花爆竹成品、半成品及黑火药。具有丰富排爆理论和多年实战经验的任俊卿通过品尝火药和对烟花爆竹的检验,并认真查看了烟花爆竹成品及半成品的分布情况后,判断出现场遗留物成分复杂,性能不稳定,极易发生意外,必须立即清除。
 
  在他的指挥下,三门峡市公安局治安科、湖滨分局治安科、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转移这些易爆物品。在二楼火药、烟花爆竹成品及半成品混杂堆放的核心工作区,任俊卿让现场的同志全部撤离,他说:“这里危险,你们离远点,让我来干!”说完,只身一人进入中心现场,亲自搬运爆炸物品。17时05分,现场突发意外。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任俊卿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献出了年仅45岁的宝贵生命。
 
  2003年3月21日,公安部追授任俊卿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同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任俊卿为革命烈士。  (感谢市委党史方志办提供材料)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