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月11日下午,天寒地冻,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40多米高的钢桁梁作业平台上,建设者们正紧张忙碌着。
![]() 工人在桥面施工 本报记者 张朝峰 摄 “自2017年5月大桥主桥钢桁梁顶推作业开始以来,目前顶推长度已达588米,超过了主桥全长1142米的一半,计划于2018年10月全面结束主桥钢桁梁施工。”中国铁建大桥局蒙华铁路项目部三工区经理王宏毅介绍,“目前,主桥钻孔桩428根已全部完工,主桥墩身11座已完成9座,1号墩正在进行双壁钢围堰施工,3号墩完成封底,正在进行围堰加固;南引桥桥墩全部完成,春节后开始梁部施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西北公司承建的北引桥正在进行梁部施工。按照计划,大桥主体工程将于2018年年底完工。”
看着不远处天鹅湖里游弋的白天鹅,王宏毅说:“我们大桥创造了3项同类型桥梁世界之最,分别是设计活载最重、连续顶推距离最长、连续顶推重量最重。但这不是我们最骄傲的,我们最骄傲的是对生态环境特别是白天鹅的保护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穿越3个环境敏感区。为践行十九大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桥建设者们在施工生产的同时秉承“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理念。在钻孔桩施工中,选用专业队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渣及脏水进行外运,保证不污染黄河水。在龙门吊、塔吊等大型设备选型中以噪声小为标准,设立环保专员进行噪声监测,保证施工音量低于50分贝。在候鸟迁徙高峰期,夜间停止施工,减少对鸟类的影响;大型照明灯具采用LED冷光源,避免强光照射对鸟类的影响。专门购买船只,成立打捞队,将黄河上游漂下的垃圾进行打捞处理,既防止了下游水资源污染,又保护了黄河水产资源。这些做法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赞誉。去年,以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丁平教授为组长的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工作组到我市调研白天鹅保护工作时评价说,大桥项目部能够“站在鸟的角度考虑环境”,树立了“央企社会责任大于利益”的良好风范。在蒙华铁路项目部,三门峡市水利局为项目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奖牌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另外,该项目的环保工程——弃土场也被河南省水利厅评定为河南省样板工程。
“自2015年进场施工以来,我们与近在咫尺的白天鹅相依相伴,更是与三门峡这座城市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工区项目部将以此基本方略为指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施工阵地,以一流的管理加强施工组织,以最严格的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将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打造成为优质工程、示范工程、精品工程,为天鹅之城留下一座最美的大桥!”王宏毅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记者 王丽霞 陈林道 )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 |
为天鹅之城留下一座最美的大桥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18 打印

- 上一条:三门峡市强化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
- 下一条:从严治警打造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