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让中流砥柱精神成为三门峡的鲜亮底色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22   打印
  伟大成就来自于接力探索、持续奋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的新年贺词,都在激励全国上下不要停下奋斗的步伐。
 
  当年,焦裕禄同志凭借“三股劲”,特别是坚韧不拔的韧劲,力拒“三害”肆虐兰考。如今,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吹响了“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集结号,全市上下正需要弘扬全会倡导的中流砥柱精神,坚定攻坚克难的意志,提振砥砺前行的信心。
 
  茫茫禹迹,浩浩长春。中流砥柱千年万载屹立于激流狂澜,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象征。三门峡是中流砥柱所在地,三门峡人更要发扬光大中流砥柱精神,让中流砥柱精神成为三门峡的鲜亮底色,以中流砥柱坚韧不拔的韧劲,鼓舞我们实现新时代的伟大梦想。
 
  要把这种韧劲放在坚定信念、紧盯奋斗目标上。要“学”为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自学能力,养成交流中互相学习的习惯,落实以考促学、以巡促学,把学功做扎实、把底子做厚实、把眼睛擦明亮,峰回路转目标不变,风急浪涌不致迷航。要“用”为重,始终从大局、从人民立场作决策,在急难险重时直面问题,在兢兢业业中求真务实,把理想信念具体体现在决胜全面小康的苦干实干上。要“廉”为基,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立身之基,反腐倡廉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要严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筑牢信念之基,强化规矩意识,守住法律底线。
 
  要把这种韧劲放在坚韧不拔、强化基层基础上。治国安邦,重在基础;落实工作,重在基层。要强化“咬定青山”的韧劲,坚持领导带头,压实县、乡两级主体责任,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堡垒,带动基层的各项工作全面过硬。要增强“久久为功”的毅力,力戒浮躁,在突破难点上想办法,在疏通堵点上下功夫;保持恒心,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拧,把类似“三年强基工程”这样立意深远的工作真正做扎实;心无旁骛,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放在落实上,同时为基层搭桥铺路、减轻负担,上下同频共振、层层抓好落实。要涵养“甘为人梯”的静气,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握好工作“接力棒”,做好人才“传帮带”,以使命的代代相传,推动“三次创业”持续推进。
 
  要把这种韧劲放在敢于担当、勇于出彩作为上。要强化担当意识,始终牢记“岗位就是责任,职责就是使命”,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敢于向困难“动刀”、向矛盾“亮剑”,找准着力点,瞄准突破点,出实招、求实效,竞亮点、出真彩。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效能革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要强化问责,打掉滥竽充数者的温床,也要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履职尽责、忠诚担当的干部轻装上阵、全力发挥。要领导示范带动,“关键少数”担负着关键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上行方能下效,同心可致勠力。
 
  要把这种韧劲放在为民造福、践行党的宗旨上。学习中流砥柱精神,首先要把为民造福、牢记使命摆在重要位置。要站稳群众立场,坚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立场谋划工作,以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推动工作,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工作成效。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与民生福祉关系重大,群众利益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民心所向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必须攻坚克难求全胜、不破楼兰终不还。要关注群众所需,按照“群众出题目、党委把方向、政府抓落实、各方齐监督”的思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努力回应群众期盼、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激发群众对党的感情,以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真正赢得群众拥护筑牢党的执政基础。
 
  涓滴细流入大海,吹尽狂沙始到金。
 
  让中流砥柱精神成为三门峡的鲜亮底色,让这种底色映射出三门峡党员干部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应有的奋斗姿态,让这种奋斗姿态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旋律!

( 编辑:师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