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黄河美景,一边是林荫长廊,越来越美的绿色环境让人心旷神怡。”4月16日清晨,在黄河公园跑步的市民徐文格告诉记者。 春风轻轻吹拂,处处嫩黄新绿,国土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让崤函大地绿意渐浓。在城市和乡村,一条条生态廊道,一座座披绿山坡,一处处游园绿道,无不见证着广大干部群众植绿、护绿的辛勤汗水和劳动成果。 新年伊始,为期50天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集中大会战,全市动员、全民参与。一棵棵新苗、一片片新林在崤函大地扎根发芽,把人们身边的廊道、荒山、河岸装扮得郁郁葱葱,分外清新。全市各地围绕 “六化”(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目标,加快推进,亮点纷呈…… 国土绿化扮靓了绿水青山,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树丛间洋溢着绿色的希望。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三次参加义务植树。市直50多个单位和各县(市、区)上下联动,积极行动,栽植各类树木43万余株。截至3月31日,全市完成国土绿化24.63万亩,完成生态廊道建设4.96万亩。 义马市北露天矿坑原是一个废弃的采煤区,现在“华丽转身”,变成一个绿树成荫、鲜花簇拥的地质公园。记者看到,园内一派繁忙的景象,义马市干部职工栽种树木、整修道路,加快生态修复,打造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公园还没有完全建成,已有市民迫不及待地漫步其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举起手机拍照留念。义马市按照“东面增色、西面增绿”廊道提升思路,率先超额完成国土绿化提速和生态廊道建设任务。 渑池县果园乡高铁南站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是全市植树造林工作的亮点工程之一。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排排、一行行新栽的树木集中连片,蔚为壮观。林业育种育苗、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形成壮大。绿在林间、人在景中、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生态景观,让当地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绿化成果。渑池县领导重视、谋划到位、机制灵活,标准严、质量高、规模大、效果好,廊道绿化由点连成了线,由线结成了面,生态效果已经显现。 在陕州区观音堂镇国道310线公路两侧,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林间培土浇水。远远望去,新栽的苗木纵横交错、鳞次栉比、一派生机。陕州区坚持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强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 卢氏县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森林覆盖率达69.34%,好山好水好地方。卢氏县协调推进国土绿化,大手笔、大规模、大面积集中连片发展林果产业,建设万亩以上林果基地2个,千亩以上20个。 湖滨区在北岭坡地条件较差情况下,下定决心、下大气力造林植绿,气势足、措施实、办法硬,挖大穴、栽大苗,通过山下拉水、挖池储蓄、机械泵水等方法来提灌浇树,确保成活率。灵宝市连霍高速西阎段、豫灵段绿化质量好、标准高,造林措施实、效果好…… 市林业局领导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开展矿山修复工作,完成治理面积4240.5亩。 市公路局把生态廊道标准与“美丽干线”、“五好”公路同步规划,统筹建设。市水利局结合景观要求、因地制宜,在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种植苗木…… 一项项举措不断推出,持续发力,推动了全市各地国土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深入开展。在生态廊道建设工作中,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造林,形成了“政府奖补建生态、公司运作保质量、农民参与得实惠”的多赢态势。渑池县先后引入23家绿化公司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卢氏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合作联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增加经营实力,突出规模效益。渑池县果园乡农民赵有利对发展林下经济满怀信心:“过去荒山秃岭,只好外出打工,现在山绿了、树多了,选择回乡创业,在家门口树下养羊、养鸡、种药材都行,照样能致富增收。” 如今,全市境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主要河道及重要县、乡、村道路两侧,面貌焕然一新,植物多样、绿树成荫,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蜿蜒在三门峡城乡之间,为山川披绿,为大地添色,绿化美化了家园,改善着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传递出新时代的绿色梦想,提升了百姓满满的“绿色幸福感”。 ( 编辑:cll ) |
生态廊道绿染崤函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17 打印

- 上一条:让“义海精神”永驻高原
- 下一条:市政协召开七届九次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