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服务着32栋楼院7000多户2万余名居民,光靠社区的几名同志根本就忙不过来。但在我们背后,还有5支14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和8家驻区单位及非公、社会组织在帮助服务。”近日,湖滨区涧河街道六西社区党支部书记丁亚曼这样谈论社区的工作。
如何建设有温度的城市社区?近年来,湖滨区突出强化城市基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打造多主体参与、多资源共享、多渠道融通的城市党建共同体,使城市基层各领域党员组织起来、人才凝聚起来、群众动员起来。
三级网络强化政治领导力。该区在25个城市社区建立了区域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三级工作机制,探索开展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共同参与的城市党建新模式,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服务,着力延伸城市党建工作触角。
理论武装增强思想引领力。每月25日是湖滨区城市社区党支部的“党员活动日”,主要活动是集中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开展公益服务、深入居民开展政策宣讲等。社区直管党员普遍对“党员活动日”活动表示欢迎,觉得不仅受到了党性锻炼,还服务了居民群众。目前,该区涌现了一批深受居民欢迎的以黄北社区黄正民、建北社区司马彦喜为代表的社区老党员群体,他们通过聊天唠嗑、楼院宣讲等形式,把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到千家万户,把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同时,该区还组建了各类群众性文体队伍230余支,每年开展大型文体活动60余场次。
融合共建提升群众组织力。该区很多社区都建设有“四点半”爱心课堂,主要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无人看管的难题。担任爱心课堂的教师,来自各个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他们给社区提供无偿的公益服务,帮助社区进行放学空当的教育管护。类似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驻区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有很多。目前,该区城市社区普遍开设的“爱心银行”、定期开展的文化活动、公益服务等,都是社区党支部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组织、资源,实现共驻互通、融合共建,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构建了城市区域内的共享圈。
多元服务增强社会号召力。该区车站街道建北社区是一个“三无”小区多、老旧楼院多、离退休及下岗职工多的老社区,楼院没人管,群众怨气大。针对这种情况,建北社区党支部在辖区直管党员、在职党员家庭中组织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活动,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一站式”“认岗式”“引导式”等服务,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党支部在各楼院小区设立“民情箱”,每天征集一次民意信息,每天进行一次民情研判,每周进行一次分类处置情况通报,每月进行一次处理情况总结,让群众的事在“一公里内”能够找到“管事的人”,社区居民亲切地把这种服务模式叫作“一公里民情快递服务圈”。如今,“群众动动嘴,党员来跑腿,对接无缝隙,服务零距离”,已成为该区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常态。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今后的城市党建工作中,我们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四力’为重点,扎实开展‘党员联心’活动,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全力构建‘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于城市党建工作的下步打算,湖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伟这样表示。记者李杰通讯员贾俊涛
( 编辑:李鹏 ) |
打造多主体参与、多资源共享、多渠道融通的城市党建共同体,把各领域 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
党建共同体“温暖”城市社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5-15 打印

- 上一条:特博会落幕 现场销售5.2亿元
- 下一条:劳模带动 助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