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一个贫困户的脱贫故事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17   打印
  去年承包3万袋代料香菇,纯收入6万元,搬迁新居,脱贫致富,被评为“标兵户”。今年15万袋夏栽菇净挣20多万元,17万袋秋栽菇又要上架了……
  
  在卢氏县潘河乡阳坡村马前组,贫困户李武生的脱贫故事被传为佳话。他通过“四力驱动”,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金融扶贫添活力
  
  2016年年初,李武生家被识别为贫困户。2017年经民主评议、银行评估,他家被授予“AA”信用等级。
  
  2018年年初,他申请了卢氏农商行免担保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在包扶单位卢氏县职业中专支持下,李武生在全乡第一个承包了位于潘河街河南信念集团食用菌基地的3个香菇大棚。经过技术指导,他精心管理的3万袋秋栽代料香菇到今年3月净收入6万元。
  
  易地搬迁有动力
  
  2018年年底,李武生一家搬进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卢氏县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兴贤里社区。在社区里,他认识了不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脱贫致富典型,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
  
  “那些残疾人尚且能够自强自立、勇往直前,我们夫妻正值身强力壮的年龄,又有国家扶贫好政策,还有啥理由不去拼一拼呢?”内生动力的迸发,让李武生干事创业劲头十足。今年春节刚过,他主动和河南信念集团签订了17个标准化香菇大棚15万袋夏栽菌棒经营管理协议,借贷资金35万元,夫妻俩昼夜吃住在菇场,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菇袋。
  
  从6月出菇,到9月底四茬菇全部采收结束,李武生家的鲜菇全部交由信念集团回收,累计收入150万元,扣除菌棒成本、地租、棚租、工人工资,实现净收入20万元。
  
  教育投资挖潜力
  
  以前李武生兄弟多,居住条件差,收入微薄,仅有他读到高中。如今,李武生家通过政府扶持、自己努力,鼓了钱袋子,有了好面子,挺直了腰杆子,长远目标就是创造条件培养孩子考入好大学,让全家走上教育兴业的道路,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下转第四版)致富带头有魄力
  
  李武生不会忘记贫穷忧愁的苦难日子,他脱贫致富被评为“标兵户”后,感恩党的好政策。“一家脱贫不算富,共同致富才幸福”的理念,坚定了他带领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的决心。
  
  今年李武生家夏栽菇翻袋、刺孔、输水、采摘全部聘用本村贫困劳动力,每天付报酬70元至100元,采收旺季每天有30多人。1至9月,李武生累计给贫困户发放劳务报酬23万元,其中16户贫困户务工收入超过1万元。这些贫困户中有14户2018年顺利脱贫,2户2019年达到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户高万红、杨保朝以前种植粮食,年收入不足5000元,今年被聘为大棚管理人员后,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每月都有2600元以上的稳定收入。
  
  “我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力争使以食用菌为主的产业项目年收入突破300万元,帮助更多乡亲学技术、学管理、学经营,闯出农村发展新路子,过上幸福好生活!”李武生坚定地说。

( 编辑:李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