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荣获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18   打印
  本报讯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表彰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奖的决定》,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13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获得国家部委表彰的两家单位之一。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灵宝市西部的小秦岭北麓,总面积15160公顷,森林覆盖率81.2%,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了不懈努力。
  
  大力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2016年3月至今,小秦岭环境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88亿元。保护区内521个坑口全面封堵关闭,清除生产生活设施1.3万个,处理矿渣2586万吨,拉土上山5.7万车约68万立方米,种树72万株,覆土种草124.2万平方米,基本解决了50多年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2018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确定了执法主体、规定了法律责任、明确了经费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林业科研水平明显提升。该保护区先后建立了鸟类环志站、负氧离子监测站、科考中心等科研站点,科研工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与全国十多个大专院校开展多项目深层次的科研合作,进行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开展北方森林和草原凋落物的研究、珍稀特色植物组培繁育工作,目前灵宝杜鹃、领春木均组培均成活发芽;进行了蝴蝶多样性调查;对各类杜鹃进行基因测序鉴别,深层次进行灵宝杜鹃的繁育系统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2019年3月,中宣部将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先后进行了多次专题采访报道。   (建韶颖 黄智民)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