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八

多措并举惠民生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22   打印
  正在建设中的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
  
  威武雄壮的虢国车马、小巧精致的编钟式路灯……国庆期间,改造提升后的三门峡市虢国公园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前来游玩。“改造后的虢国公园健身步道更宽阔了,文化气息也更浓厚了。虢国文化随处可见,值得点赞!”市民赵女士说。改造提升公园游园项目,是我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紧盯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抓好民生实事,让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市坚持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亿元,扶持创业3122人,带动就业8744人,城镇新增就业350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失业人员再就业75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84人。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市开展创业培训2885人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15万人次,其中失业人员技能培训5253人次,推进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稳定就业岗位。
  
  我市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改革创新思维办学,突出特色办学,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三项补贴政策,全市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本三专”高等教育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我市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35所、幼儿园19所,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市委党校新校区、社会管理学院、技师学院全面投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扶贫行动,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完成今年春季学期2.6万名贫困学生名单的审核、汇总工作,共资助学生26860人,资助金额2272.865万元。
  
  “健康三门峡”建设稳步推进。我市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拓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其中,市中心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工作单位;黄河医院商务中心区分院主体封顶,与北京301医院初步达成共建华中消化病医院协议;市中心医院综合实力跨入全省“第一梯队”,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信访形势平稳。我市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市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一,保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我市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保、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全民参保计划、健康养老“十百千”示范项目等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普惠程度大幅度提高。2018年,全市共有2.02万名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1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全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284.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3328.3万元。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参保人数逐年增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103.34万人,城乡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0.1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7万人、22.9万人和22万人,覆盖了绝大多数的职业群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4连涨”,达到月人均2139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持续提高,达到每人每月100元以上;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8%和75%。
  
  近年来,我市把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作为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38个,已开工建设26个项目。棚户区改造工程方面,全市48个棚改项目全部开工,新建安置房58422套建筑面积621万平方米,已完成8666套;(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个,冶炼厂小区、军干所小区、西苑小区等5个项目建成。我市积极实施公园游园提升项目,共投资13.02亿元,实施人民公园、东风游园改造提升、虢国公园、三大主题公园、庙底沟旅游文化产业园等提升项目10个;新建火车站农贸市场、陕州路农贸市场、虢国路农贸市场等农贸市场,经济开发区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商务中心区滨河和龙湖农贸市场、崖底村菜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召公东路、上官路等断头路打通工程,五原路、永安街等6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山西运城至河南灵宝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甘棠路跨青龙涧河大桥建成通车,310国道南移、垣渑高速、渑栾高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
  
  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让群众真正享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编辑:李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