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洪波 通讯员杨淑婷)今年以来,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争取政策支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高新区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奖励等优惠政策,先后制定出台系列文件,积极推进与陕西各大高校合作,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三门峡产学研办公室、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门峡分中心相继落户高新区,双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在创新主体培育、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引育、成果转移、技术交易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力转型创新发展。高新区统筹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发展,已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完整的企业服务链条,打造了服务全市、覆盖金三角地区的特色产业创新基地。
打造精品产业园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高新区规划建设精密量仪加速器,重点推进“一院三中心”(量仪产业技术研究院、精密机械加工中心、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中心、计量检测中心)建设,助推全市量仪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升行业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招才引智促发展。高新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门峡西交技术转移公司共同成立了河南省西交轻质合金新材料研究院,致力于探索和挖掘铝锂合金等轻质合金新材料;计划与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量仪专业领域专家合作,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投管分离、市场化运作的量仪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精准研发和有效开发。
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优化提升发展环境。以举办三门峡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突破点,邀请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创业者、投资者参加,逐步汇集各类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助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全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优化升级投融资发展环境。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高新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11月底,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1.1%,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126.2亿元,同比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3亿元,同比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6%;全省产业集聚区优秀综合排序位居第十五位,跻身全省产业集聚区第一梯队。
( 编辑:李鹏 ) |
高新区:助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26 打印

- 上一条:卢氏县:脱贫攻坚战场抒写华章
- 下一条:三门峡灵宝苹果位居网络投票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