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纪检监察强党建、促发展、为人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市委重要工作部署履职尽责,正风肃纪反腐精准发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发“2019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是监督,最根本的是加强政治监督。
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政治监督,充分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三门峡落地生根。
聚焦“三个围绕”开展政治监督
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监督。聚焦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市、县直单位部门负责人这个“关键岗位”,基层干部和公职人员这个“关键人群”,健全并落实责任报告、述责述廉、签字背书、谈心谈话等制度规定,强化日常监督,督促各级党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74家市直单位成立主体责任办公室,督促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
为进一步营造落实主体责任严的氛围,持续用活用好市属主流媒体、市纪委监委自媒体,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层层传导压力。在市、县、乡集中宣讲七届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25场,组织撰写贯彻落实七届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列评论14篇,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9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先后20余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传达学习、讨论反思省纪委编发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3次,开展廉政集体谈话91人次。通过明责、约谈、细化清单、检查考核等形式层层加压,市委共约谈12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市纪委监委集体约谈6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区纪工委有关负责同志。
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积极协助和监督各级党委抓好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监督检查。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紧盯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抓监督。市纪委监委把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精神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把职责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突出政治监督、严格督导、积极协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共细化3398个具体整治项目,已整改2624项。
紧盯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抓监督。积极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市、县两级共开展监督检查18次,检查相关单位34家,走访调研企业38家、纳税人400余户。
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检查53次,排查出相关问题线索18条。
此外,深入开展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整治,核查处理378件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线索,处理112人;开展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处置人防系统腐败问题线索30件,处理31人次。
围绕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开展监督。针对媒体曝光和监督执纪发现的问题,督促各级党组(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扶贫政策落实、易地搬迁工程项目、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共排查出各类业务问题11.9万余条,已督促整改10万余条。
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对全市所有乡镇财政所和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收支、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进行全覆盖式检查审计,对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线索38件,处理23人。
突出巡察和派驻监督 擦亮“利剑”和“探头”
在充分用好纪律监督、监察监督的同时,我市突出巡察和派驻监督,积极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同增质效,进一步织密政治监督网络。
市委巡察机构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推动巡察监督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加强政治监督。
坚守政治巡察定位。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聚焦被巡察党组织职责使命,突出打赢三大攻坚战和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内容,查找政治偏差。七届市委第六轮对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专项巡察,第七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第八轮常规巡察,共巡察6个县(市、区)、12个市直单位、2个乡镇和4个市管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发现问题573个,向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移交问题线索45件。其中在对3个市直单位和2个乡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时,共发现各类问题171个,形成问题线索10件。
强化市县联动巡察。坚持以市级巡察带动县级巡察,严格落实巡察工作报备制度,指导各县(市、区)普遍开展4到5轮巡察,发现问题3508个,移交问题线索393个。制定《三门峡市巡察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推开巡察村居工作,累计巡察911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占全市行政村(社区)的65.5%。
狠抓巡视巡察整改。持续加强对巡视巡察整改的督查督办,对县(市、区)开展专项巡察,对部分单位和问题开展重点督查和专项督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把督促巡视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日常监督责任。市七次党代会以来,市本级巡察反馈问题1529项,已整改1461项,整改率达95.6%。
派驻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切实发挥了“前哨”“探头”“常驻不走的巡察组”作用,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坚持把修复优化政治生态作为长期政治任务,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聚焦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一把手”修为、选人用人等,对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和县级干部画像,并通过专题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督查把关、及时纠正问题,进一步严肃驻在部门党内政治生活。
2019年,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增强派驻监督实效,会同驻在单位党组织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210次,通报重要情况170次;建立廉政档案10430份,进行廉政把关7443人次;参与监督“三重一大”事项849次,提出改进意见175次;开展监督检查479次,接受信访举报94件,处置问题线索118件,立案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谈话函询121人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58件。
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
2019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印发,为增强问责工作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四提升四增强”,精准科学问责。提升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问责条例》,增强问责自觉;提升精准举措,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增强问责震慑;提升以案促改,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增强问责警示;提升常态长效,坚持明察暗访与专项巡察相结合,充分发挥7个执纪监督协作区作用,增强问责保障。
一年来,全市共问责党员领导干部251人。从问责的主要问题类型看,因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责68人,因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问责57人(含扶贫领域问责55人),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力问责21人,因重点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土地开发利用等其他领域问题问责162人。
问责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严管和厚爱、激励与约束结合起来,做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严格落实《三门峡市容错(误)事项事前备案联合审查工作方案》,在通过严肃问责激发担当精神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初心使命作为奋斗前行的根本动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续聚焦政治监督,进一步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见诸行动。
(纪宣)
( 编辑:师宝华 ) |
二〇一九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礼之一
聚焦政治监督 做到“两个维护”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17 打印

- 上一条:城市里的清新乡风
- 下一条:全市征兵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