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2019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礼之二

正风肃纪反腐 提升群众满意度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20   打印
  正风肃纪反腐一刻不停,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日常监督正作风,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精准问责,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坚守重要节点,紧盯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明察暗访,不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往深处走、向实里落。同时,坚持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紧盯重点领域,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和顶风违纪突出问题,紧盯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天价烟”背后“四风”问题和以“定制酒”为媒介搞不正之风等问题,通过“六查六看”,着力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5件,处理163人,通报曝光37批67件121人。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年部署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修复优化我市政治生态、持续培养干部良好作风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
  
  制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脱贫攻坚、政治生态、环境保护、扫黑除恶、乡村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四种现象”,大力提升广大群众以及基层组织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成效的“满意度”。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6件175人,通报曝光13批31件60人。
  
  真刀真枪整治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最急最忧最盼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动真碰硬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向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监督执纪需要随之跟进,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聚焦“问题线索清零、处置机制健全,查处案件办结、以案促改到位,干部作风真改、日常监督常态”三大行动目标,采取优先处置扶贫线索、重点案件提级办理,纪委书记遍访督查、班子成员联点包案、开展专项以案促改、常态化警示教育等措施,深化专项治理。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1件,处理199人,通报曝光21批49件104人。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
  
  这一年,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严格落实省纪委监委“打伞”惩腐“五·四”工作法,建立完善系统内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同政法机关协调联动,加大问题线索领办、督办和提级直办力度,部署开展线索排查、“打伞破网”、重点案件查办“三大攻坚战”,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52件、处理28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案件46件、处理44人,查处工作推进不力问题78件、处理37人。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高度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基层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等5个方面15项问题,牵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努力做到立查立改有速度、惠及民生有温度、整治效果有力度。
  
  市纪委监委与市直29个单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措施、进展时限和具体责任人,从细处着手,从小事改起;开门抓整治,公布监督举报热线,坚持整治内容直面群众关切、整治过程邀请群众参与、整治结果接受群众评判,让群众当好专项整治“评估师”;上下贯通实施,全面覆盖、全员参与,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一项一项集中整治。督促有关单位立项整改576项,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专项整治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规定动作”,纪检监察机关既有牵头又有监督的责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专项整治开展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36件、处理434人。
  
  有调查表明,信访举报中,涉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占总量的大多数。这些信访问题处理不好,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噬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市纪委监委在重复信访举报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中,强化“组织+首创”,凝聚顶层和基层两股力量,上下合力推进;强化“惩治+教育”,凝聚他律和自律两股力量,夯实治理成效;强化“模板+评查”,凝聚信访和执纪监督两股力量,确保案件质量;强化“制度+建议”,凝聚主体和监督两股力量,狠抓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查处重复信访举报11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5人,移交司法机关30人,收缴违纪资金229.3万元,退赔群众27.5万元。
  
  工作作风好不好,办事效率高不高,营商环境优不优……这既会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也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围绕锤炼党性、改变惯性、治理惰性,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在全市继续深入开展效能革命活动,督促各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倒逼职能部门转作风、提效能,让群众“少等待、少跑腿”。
  
  以“广播电视问政”为抓手,在三门峡广播电视台开设“广播电视问政直通车”专栏,推动问题整改和作风转变。全市各相关单位共查找问题262条,均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整改到位。
  
  精准监督
  
  治“病树”护“森林”
  
  监督有力,治党才能有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充分体现党的政策和策略。
  
  对于通过各种监督途径发现的问题线索,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揪住不放、深挖细查,同时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和量纪执法标准,贯通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层层设防。
  
  各级纪委监委不断提高监督能力,综合运用平时观察、谈心谈话、检查抽查、列席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把日常监督严起来、做到位。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915人次,其中,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处理1869人次,占比64.1%;妥善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772人次,占比26.5%;准确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123人次,占比4.2 %;果断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151人次,占比5.2%。
  
  梳理发现,2019年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人数比例和前几年相比逐年上升,充分说明党员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的真空地带被大大压缩,纪检监察机关保护、教育、挽救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正风肃纪反腐成绩单。                (纪宣)

( 编辑:李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