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的心都提了起来,也让卢氏县瓦窑沟乡高河村的春节有了别样的味道。
高河村距离湖北省边界65公里,从呼北高速、209国道南下可直达荆楚大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县、乡、村极为重视,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由公安、交通、卫健和乡政府等部门人员及村干部组成的15人小组便轮流在此值守。“开始人们不理解,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让出去、进来有点不合人情,但随着电视、微信等对疫情信息的披露,人们都理解了政府的用心,也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检查站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检查站的登记簿上,记者看到,当地群众先后9次给他们送来了水果、蔬菜、方便面、火腿肠、暖手宝等。
据高河村党支部书记乔忠科介绍,他们村共有307户873口人。疫情发生后,村里就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工作,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轮流值班。“有了2003年的防控非典经历,年龄大点的人都知道病毒的严重性。这里是三门峡的南大门,我们必须守护好。”乔忠科说。他们还要求各家各户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的基础上,不串门、不扎堆,不给国家添乱,要在自家的香菇、蔬菜大棚里,在山坡上、田野里,用生产的方式远离人群,防控疫情。
高河村的街道上,年的味道还相当浓郁,脱贫后的群众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通村道路干净整洁,这里生产香菇由来已久,沿街一堆堆生产香菇的原料堆放着,新采的竹竿一溜溜摆放着,采摘的香菇一盘盘晾晒着,村民们没有恐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与往年不同的是,山区的群众也都戴上了口罩。
在村民张爱科家门口,几个村民都戴着口罩帮忙给袋料蒸锅消毒、装料上架。张爱科说,他家4口人,大儿子在部队服役,小儿子才13岁,正放假待在家里。疫情发生后,大儿子给他打电话,告诉家人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要串门走亲戚,不要听信谣言,利用春节期间的空闲期,把自家的香菇种好,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其他乡亲。张爱科为了让大儿子放心,正月初一吃罢饺子,就找了几个乡亲开始忙碌了。去年他加工了2万袋袋料香菇,收入了七八万元;今年他打算发展2.6万袋,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张栗王是刚脱贫的贫困户,家里有3个孩子。见到他时,他正在为新建的香菇棚搭架子:“原来孩子小、家里穷,去年香菇种了1万袋,出菇不理想,今年扩大规模就是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不给政府添麻烦。”
村民张翠朝也正和儿子在搭建新的香菇大棚,他身背铁丝,站在高高的木架上捆绑竹竿,这样的大棚可以使用10年。被问起疫情来临时戴口罩习惯不,他说,一直在外地打工,做的都是戴口罩的活,没有不习惯的,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不让疫情扩散到这里,让这里的乡亲都安宁。春节期间,张翠朝新搭建了4个小棚,可以增加1.2万袋,他出去打工后,棚子就交给家人打理,一年就可以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
在高河村后沟中,一些群众在自家的采摘园里忙碌着。这里气候条件适宜,在大面积种植香菇的同时,部分群众开始发展猕猴桃、冬桃种植,并在附近办起了农家乐,收入还是不错的。
“疫情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事情做。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在喝酒、串亲戚,今年有了特殊情况,大家都不扎堆应酬,一门心思把自家的事情办好,让脱贫成效更显著,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既是群众的心愿,也是我们的愿望。”乔忠科说。
( 编辑:李建新 ) |
高河村的春节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2-06 打印

- 上一条:特殊党费交往防疫一线
- 下一条:抗击非典党员“战士”再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