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农商银行系统:

“十四五”时期将投放乡村振兴贷款超200亿元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09   打印
  本报讯(记者任志刚 通讯员段红涛)3月7日,记者从全市农商银行系统2021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作为全市服务区域最广、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十四五”时期,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进一步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新增投放乡村振兴贷款200亿元以上,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600亿元以上,力争到“十四五”末,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570亿元、360亿元。
  
  农商银行是我市支农支小的金融主力军。“十三五”期间,其支农效果进一步显现,涉农贷款余额达14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64亿元,扶贫贷款累计投放超33亿元,发放扶贫贷款总量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十四五”时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将更加有力。市农信办负责人刘军阳表示,我市农商银行系统今后将扛稳巩固脱贫成果、支持乡村振兴、落实“六稳”“六保”,确保涉农贷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稳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十四五”期间,各级农商银行将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积极跟进、全面融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着重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新业态培育等领域,做好产品研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努力实现投放乡村振兴贷款200亿元以上的目标。
  
  据悉,“党建+金融”新模式是农商银行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一项有益探索。农商银行与地方党委、政府结成乡、村、组三级“党建+金融”联盟,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农商银行的资金优势、平台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前移贷款手续,提前开展“整村推进、批量授信”信用评定工作,信用户需用资金时,可随时凭授信额度到农商银行系统网点办理贷款,较好地解决了乡村振兴“谁来干”和“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把这一模式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全市全面推广。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