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先行之问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30   打印
  在很多人看来,省际交界地区大多远离各自政治、经济中心,受行政区划影响,发展可能较为滞后。豫陕界却是一个例外。成立两年多来,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成功打造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新样板。
  
  从“偏远地区”到“投资热土”,从转型困顿到活力迸发,这个横跨豫陕两省的试验区年产值超200亿元,靠的是什么?如何打破省际界限,实现跨区域合作?缘何吸引8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日前,带着这些“先行之问”,记者走访了试验区及相关企业。
  
  在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共建”“共享”绝对是高频词汇。
  
  灵宝市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空间毗邻、人缘相近、产业相似,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省际跨区域合作是共同选择。
  
  2019年1月,在灵宝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灵宝市决定打造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当年6月,灵宝市与潼关县签订了《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建设备忘录》,共同打造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试验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豫灵产业园20平方公里、潼关县工业园10平方公里。
  
  2021年一季度,位于豫灵产业园的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预计产值25亿元,实现“开门红”。在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晓东看来,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试验区的优惠政策。
  
  “公司每年要使用天然气数百万方,在试验区内享受更加优惠的天然气价格,能节省不少成本。”李晓东说,公司日处理复杂金精矿2000吨,年可处理综合矿粉70万吨,对电、气、水需求量巨大,节省成本尤为重要。
  
  道路互通、污水共治、燃气共享,潼关三河口加气站燃气接入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余热跨省供给陕西聚泰公司;潼关企业污水接入豫灵产业园诚志污水处理厂……豫灵产业园在污水处理、路网建设、供热供暖等基础设施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潼关工业园因为享受西部政策,在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优势,双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让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2019年,灵宝市豫灵镇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服务中心,豫灵产业园与潼关工业园在此联合办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试验区内任何一个企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到服务中心求助咨询、协调解决。
  
  共建基础设施,共享能源优惠,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两年多来,已入驻国投金城冶金、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万贯实业、聚泰新材料等企业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4.3万人,试验区年产值超200亿元。
  
  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企业入驻。
  
  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2亿元,项目一期已点火试车,二期正在安装设备。走进该企业,映入眼帘的就是4个已经建好的大厂房,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建设。
  
  “办证不用出厂门,问题不用过夜等。现在厂区还没完全建好,灵宝市委书记已经来了26次,每次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啥困难吗?’几乎每一项建设,都有政府和有关部门替我们操着心。”万贯实业董事长赵万仓介绍。
  
  该公司落户试验区后,由豫灵镇班子成员和两个机关干部组成的“三人小组”进驻企业,对企业实行“一对一”专班服务。
  
  在三人小组的帮助下,环评报告3个月即办成,时间大幅缩短;公司要签订天然气使用协议,只打了一个电话,三人小组直接跑到灵宝市签好拿回来;厂区要通电,赵万仓没见过一个电业局的办事人员,全权由三人小组“代理”完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越的营商环境让赵万仓放宽了心,在他的引荐之下,河南颐万实业有限公司已经入驻试验区并全面开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将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在黄河金三角地区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如何更好发挥试验区先行示范作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豫灵镇党委书记薛莎有自己的想法:试验区将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要素共享机制,努力书写豫陕合作先行先试的时代答卷。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