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枣林里新发现
文/图 记者 何东升 视频/记者 李鹏
点击图片看视频
古川古塬古枣林,好山好水好风光。 秋意渐凉,久雨初霁。沿着黄河岸边新修的生态廊道一路寻觅,记者一行来到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村子三面环水,紧靠黄河,犹如河湾中的一扇半岛。
![]() 站在位于后地村的明清古枣林主题公园前,抬眼就是望不到头的枣树林。听当地村民介绍,这片古枣林足有4000余亩,500年以上的古枣树近6万棵,近几年,当地还发展了4万亩新生枣林。 ![]() 后地大枣“捏着软,吃着甜,踏扁了能复原”,果大、皮薄、核小、肉厚,烘干后的大枣,果皮深红,味道甘甜。
鲁迅曾经称赞:“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曹靖华也曾写诗:“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在当地流传有“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每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顺口溜。
![]() 登上枣林旁的瞭望台,一片片壮观的枣林一望无际,林海莽莽。一棵棵枣树倚天拔地、虬枝盘曲,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生生不息的沙土地,年复一年地回报着辛劳的人们。后地人对枣树怀有着特殊的情感,村民以枣为生,房屋避开枣树建,道路绕着枣树修。枣树呀,成了村民的“致富树”“幸福树”。
![]() 后地村处处是风景,当枣儿渐渐由绿变红,村民便陆续开杆打枣。收枣不用一颗一颗去摘,而用长长的竹竿敲打,一杆下去,大红的枣儿纷纷落在绵软的沙土地上,一层层,一片片,似珍珠,赛玛瑙。收获大枣的季节,外地游客非常多,他们徜徉在古枣林里体验采摘的乐趣。 ![]() 枣林是壮阔的,车子穿行其间,仿佛走进迷宫,转来转去绕不出去。走进枣林深处,在枣树的掩映间,好不容易找到了后地村。远远望去,后地村与当地其他村子没有二样,一样的村容村貌,一样的乡土人情。但刚一进村,却让人惊喜地发现,村子的大街小巷、农家院落,每条村道、每个树杈,挂满了摄影作品,600余幅反映黄河文化的摄影作品扮靓了后地村,展示着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 ![]()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后地村成为白天鹅越冬的温馨港湾。天鹅聚集的地方叫天鹅湾,每年冬季,上万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让冬日的黄河岸边不再寒冷、单调、寂寞,从而拥有了迷人的景致、灵动的诗意、和谐的画面。 ![]() 春看杏花夏赏荷,秋品红枣冬观鹅,后地村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新去处。 ![]() 杏林、荷塘、天鹅湾,农耕、民宿、农家乐。周末假日,闲暇之余,你不妨到后地村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不一样的风光,不一样的美。
( 编辑:邹晶 ) |
“沿黄生态美 打卡景点多”系列报道(四)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9-06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