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梦一) 今年“3·15”前后,不少“80后”从小吃到大的辣条等零食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随后,学校门口的小食品安全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各学校门口是这些廉价零食、小吃的“驻扎地”,商品质量没有保证,且伪劣品较多,却很受学生欢迎。 3月19日起,记者深入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市育才小学、市外国语小学、市外国语中学等学校门口及零食批发地——宏远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各类廉价零食、小吃云集,每到放学时间,学生们就将这些零食摊、小吃摊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大多数学生明知这些食品不卫生,但仍抵挡不住价廉、味美的诱惑,学生家长对此深感无奈,也忧心忡忡。 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包括哪些内容?消费者该如何辨别“三无产品”?发现伪劣商品后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着这些疑问,3月24日,记者又到湖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探究竟。 ( 编辑:wangm ) |
孩子身边的“美味” 你了解多少?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25 打印

- 上一条:我市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 下一条:“同心三门峡”全国楹联大奖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