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位于伏牛山脉北端、熊耳山脉南麓,201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现存明清建筑9处、民国建筑7处、新中国成立时期建筑57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 据有关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杜店村崇文尚学之风盛行,先后有200余名仁人志士走出古村成就一番事业。古村社火、狮舞、竹马旱船、绘画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高难度“出垛”艺术名扬周边三省,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的“过街楼”保存完好,吸引南来北往游客到此游玩。 杜店村被确定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来,累计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按照优先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保护和发展、安全性并重的原则,高标准规划设计,整修古村石阶步道、碑楼亭阁、园林庭院、古井、石桥,新建、改扩建、提升改造房屋220余座2.6万平方米,新建仿古建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所,安全饮水、污水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效。 随着家乡的巨变,杜店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有志青年越来越多,助推古村新韵焕发出青春活力。“以前在北京、新疆等地辗转务工,虽然收入不错,但对家乡的发展始终牵挂于心。2014年,我和爱人回村种植袋料香菇,从开始的3万袋增加到现在的10万袋,从手工生产到标准化大棚经营,收入连年攀升,盖新房、买轿车,把儿女送到县城读书,还带动了村内20多个脱困户稳定增收致富。”42岁的阿海永自豪地说。 如今,杜店村依托交通区位、人才、技术优势,传统手工业工艺发扬光大,新兴菌、果、粮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手工木椅、石雕、根雕畅销北京、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年种植香菇400万袋、猕猴桃120亩、红薯200亩,年产优质香菇4000吨、猕猴桃180吨、红薯粉条40吨,新建香菇保鲜冷库5座,开办土特商品购销门店28家,吸引广东、福建等地客商合资经营,一、二、三产业经营链条凸显规模效益,2020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家家庭院干净整洁,人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高长军) |
杜店村:古村新韵焕发青春活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1-11 打印

- 上一条:致敬!寒风中那一抹亮丽的红
- 下一条:栾卢高速即将“牵手”呼北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