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走进蔬菜大棚为菜农提供指导 ![]() 农技推广联合党支部下乡开展服务活动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讲党性、技术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三农”科技队伍就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发动机。 2021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联合党支部(以下简称“市农技推广联合党支部”)科技服务分队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开展农技服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党建+农技服务”工作为引领,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建党建品牌 践行初心使命 双脚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 市农技推广联合党支部坚持抓党建、促业务,创建“耕耘让党旗生辉”党建品牌,努力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种什么品种好?”“我的地怎样施肥?”“果树生病用什么药?”……针对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该党支部22名党员围绕“耕耘让党旗生辉”党建品牌,以开展“千名农业干部进基层”“志愿服务乡村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为着力点,搭建起保障粮食生产,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四梁八柱”,深入全市的果园、大棚、田间地头精准“把脉问诊”。 党员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田间地头、村委会大院、学校教室,处处都是他们的培训场地,不论白天黑夜,还是酷暑寒冬,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带着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为群众送真经、解难题。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村民遇到的连翘“花而不实”、丹参出苗率低、谷子间苗费工费力等生产难题,一一得到化解。 创新活动载体 提升科技水平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 市农技推广联合党支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植保、种子、土肥、农技技术专家到灵宝、陕州区等党建长期联系点开展“学党史、办实事”科技服务活动,用真情帮助百姓致富。 该党支部向灵宝市杨家村、陕州区曲村赠送20吨生物有机肥和200本农业科技图书,为群众送真经、解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服务,先后25次组织技术人员到渑池县张村镇、灵宝市川口乡、陕州区观音堂镇等地进行农业生产调查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有力促进新技术普及与推广。 该党支部开展党史宣讲,使群众深受教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了产业致富信心;开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动员群众改变不良陋习,践行移风易俗,使乡村越来越文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党支部创新服务方式,采用微信、抖音短视频、大喇叭等形式,点对点宣传,答疑解惑;深入田间地头讲课,面对面实地指导,提高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针对倒春寒和夏季雨涝灾害,该党支部及早发布预警信息,深入现场指导,科学防灾减灾。 深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该党支部深化全局“1+8+N”党建工作法与业务深度融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个党小组根据业务特点,组建4支“农业科技服务队”,紧紧围绕农业科技服务这个主线,全体党员长期扎根生产一线,指导生产、宣传培训。 2021年,该党支部共出动300人次深入一线指导生产,开展远程培训12次,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农村技术骨干3000人,组织现场观摩会2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免费测土化验2700项次,切实为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近年来,该党支部还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文/图 王茜) ( 编辑:唐柳楠 ) |
耕耘让党旗生辉 农技催田野飘香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1-11 打印

- 上一条:三门峡外贸升势强劲
- 下一条:三门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