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新春梅“燃”马谢村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2-08   打印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春节期间,到哪里寻一方诗意和浪漫?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禹王路街道马谢村的黄河梅园,是一方好去处。

  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到2月6日(农历正月初六),马谢村梅园的温室大棚里,70多个品种的梅花渐次绽放,吸引3万余人次前来踏春赏梅。

  走进马谢村,在田野、在村巷、在“梅花别苑”……梅树正在积蓄着绽放的力量。2月中旬至3月中旬,将有110多个品种的梅花渐次开放。在温室大棚,“红颜朱砂”“乌羽玉”“宫粉”等70多个品种的盆栽花开正好,单听名字就让人心生欢喜。还有“豫西早红”“卢氏婉粉”等“南梅北移”的杰作,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自古以来,梅花以其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备受人们喜爱。但对于北方人来说,产于南方、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梅花,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今,在马谢村,黄河梅园渐成规模,为黄河生态廊道增添了独特韵味,也为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一处诗意的风景。

  2019年,马谢村党支部书记杜占松把梅花引入。他是位在外创业38年、最先富起来的能人。机缘巧合,杜占松认识了“北梅王”、卢氏人秦治章——把梅树送进中南海、让梅花在长城开放的第一人。杜占松一见梅花就迷上了,便拜师秦治章,成立梅花产业合作社,目前已吸引25个股东加入。经过努力,2020年大年初一第一株梅树开花,如今278亩的梅园已建成。

  梅花茶燃一炉香,青梅煮酒踏雪泥。梅花不仅可供观赏,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如今,马谢梅园除了盆栽销售已初见成效外,其衍生做酒、做茶、提取香精、制作食品等规划,都使这一产业前景良好。今年,马谢村村民相继开始种植梅树,产业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杜占松表示,他的后半生,就是要讲好梅花的故事,找对发展的路子,为梅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马谢村黄河梅园迎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梅花泰斗陈俊瑜的塑像,这里将建设中国梅花豫西研究所。

  据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春喜介绍,黄河梅园已纳入全区乡村振兴和产城融合发展的“三园”之一,黄河生态廊道将规划建设黄河梅园2000亩,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本报记者 纪雨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