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学校门口有多少“美味陷阱”?

来源:西部晨风 发布日期:2015-03-25   打印
  每到放学时间,市区各学校门口的零食摊、小吃摊立刻被学生们团团“包围”,“一带天椒”“斑马肉”“宫保鸡丁”、关东煮、烤冷面……各种零食、“风味小吃”备受学生追捧。然而,这些包装简陋、价格低廉的零食或小吃是否卫生安全,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学生:好吃不贵受欢迎
 
  3月19日11时40分,记者来到三门峡市实验中学。距离放学还有20分钟,门口的商店已将零食摊摆到了人行道上,各类小吃摊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鸡肉棒、火腿肠等食材。
 
  12时,放学铃响,从学校出来的学生纷纷涌向各个摊位。“我要鱼丸、金针菇”“老板,给我做一份米线”……校门口一个卖关东煮的小吃摊生意火爆,有的学生干脆自己动手挑出喜欢的食材。摊主是一对夫妇,一个忙着收钱,一个忙着调米线、串火腿肠。相邻的油炸小吃摊也是人气“爆棚”。记者看到,摊主忙着收了钱后,直接用手将蔬菜卷、鸡排等食材投入滚烫的油锅,油锅边缘覆盖着厚厚一层黑色油垢……然而,这些不卫生的行为和原料丝毫没有影响学生们的购买热情。“知道这些东西不太卫生,但是味道好,解馋。”一名中学生对记者说。
 
  在该校东校门口,一家零食摊上放满了各类零食,包装鲜艳,有“南京板鸭”“脆皮炸鸡”“牛肉干”“七彩冻”等,都是膨化或面制调味食品,而且价格便宜,大多5毛钱或1元钱一包,还有一些零食集吃和玩于一体,比如装零食的瓶子可以当玩具,该摊位也被学生们“包围”着。在2路公交车永兴街站点,不少学生拿着零食边吃边候车,还互相交流口感如何。一名中学生告诉记者,很多学生都偏爱这类麻辣味的零食,“味道好,还不贵”是他们钟爱这些食品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几天,记者在市育才小学、市外国语小学和市外国语中学等学校门口看到的情况与市实验中学门口相同,各类小零食和“风味小吃”颇受学生们的“追捧”,各类摊位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3月20日12时,在市外国语中学门口,几名中学生拿着炸串、关东煮等小吃边走边吃。“我们也知道这些小吃不卫生,可能是地沟油做的,但是因为价格便宜,还好吃,所以总忍不住要买。”其中一名女生表示,她和同学每天都会买来吃。旁边正在接学生的家长王女士对此表示很无奈:“校门口都成小吃街了,孩子放学总喜欢买些炸串之类的小吃,回家都不好好吃饭了。”
 
  “每天放学,孩子总要缠着我买几样零食。”当天16时许,在市育才小学门口,一位站在零食摊前等孩子挑选零食的家长说,“同学们都吃,他也要,不买就不肯回家,只能由着他。”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许多家长对学校门口流动小吃的卫生状况表示担忧。“这种小摊卫生肯定是没有保证,摆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灰尘全沾到食物上吃进肚里了。”“除了制作场所不卫生外,也不能确定食材是否新鲜。”“有些炸串摊上的油看着就很浑浊,反复煎炸肯定不健康。”……在各个学校门口,一些家长议论纷纷。
 
  商家:小本生意“讲究”不多
 
  3月19日,在市实验中学一家关东煮摊位前,未加工的食材被装在几个简陋的塑料袋里,塑料袋上的灰尘清晰可见,上面没有标注任何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基本信息。当记者质疑这样的食材没有安全保证且煮食材的汤底看起来也较为浑浊时,摊主激动地说:“我们的食材都是从超市买的,汤底也是一天一换,制作过程绝对卫生,我们肯定有卫生许可证。”可当记者要求查看卫生许可证时,老板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予出示。相邻几家流动小吃摊的情况与之相似,部分摊主面对记者的质疑敷衍道:“这只是小本生意,讲究得不多,菜洗干净,不用地沟油,有没有证(卫生许可证)无所谓。”
 
  此外,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小零食也让家长忧心忡忡。记者走访中发现,大多零食包装比较简陋,而且袋子上还沾有不少油渍。平均一袋30克左右的零食,配料竟有谷氨酸钠、脱氢乙酸钠、糖精钠、焦糖色、甜蜜素、安赛蜜、食用香精等多种食品添加剂,“南京板鸭”没有鸭肉,“脆皮炸鸡”不含鸡肉,“牛肉干”里找不到牛肉,这些零食大部分都是面粉和添加剂制作而成的调味面制食品。
 
  3月20日,市一高的3名学生放学路过市育才小学,被校门口商店的零食摊位吸引,停下购买。记者向其咨询哪些零食好吃,她们如数家珍,一一向记者介绍畅销零食的口感、特征等,商店老板也热心推销:“这个‘宫保鸡丁’也不错,学生们都爱吃。”当记者表示担心其中添加剂太多时,老板说:“小成本食品,添加剂含量应该不多,不多吃的话对人体没啥太大影响。有的零食进货都紧张,卖得这么好,质量肯定没问题!”
 
  3月21日15时,记者在市区宏远市场看到,许多食品批发商店内杂乱地堆积着各类零食,其中一家零食批发店生意格外好,两位进货商正在混乱的零食堆中翻找准备采购的零食,不一会儿,“辣条”、果冻等把三轮车装得满满的。“进这么多货卖得完吗?”记者问。其中一位进货商说:“这些零食卖得特别快,都是5毛、1块的,学生消费得起,薄利多销嘛!”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学生钟爱的麻辣味小零食在该市场的批发价大多为30袋10元、50袋17元,平均每袋价格约为0.3元,其他零食每袋均价也都在0.3元左右。
 
  调查:不排除小作坊、黑作坊假冒的可能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售价5毛钱的小零食,大多数包装上标有配料、厂家地址、电话以及QS标识,有的甚至还标上了“PICC本产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字样。这些看起来正规的零食真的证件齐全、食用安全吗?记者分别在几个学校门口及宏远市场购买了十多种零食进行调查。
 
  其中,一种名叫“鸿利源”的饮品包装十分粗劣,一张商品标签上印着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保质期、厂商、电话等信息,却没有标注任何配料信息,饮料瓶上没有任何商品信息,还散发着一股香精的味道,应该是饮品泄漏所致。记者试图在该饮品生产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商品信息,但这两个网站上均没有该厂家的任何信息。
 
  随后,记者拨打了商品标签上提供的手机联系号码,被提示为不正确号码。记者又拨通该厂商的固定电话,称想加盟做代理,但没有在商品标签上看到任何配料信息,也没有在正规网站上查询到该厂商及商品信息,有点不放心,该厂工作人员立即表示,他们为正规企业,可在百度等一些搜索网站上直接输入厂商信息查询,至于为何在相关官网上查询不到其信息,该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清楚。
 
  记者还购买了一种名为“佑利来”酷爽的果冻,一组共有12个小果冻,价格为5毛。其配料表上印有卡拉胶、木糖醇、柠檬酸、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酯)等9种食品添加剂,而且有的包装上并没有生产日期。
 
  记者电话联系到该厂商,对于个别商品没有生产日期的情况,其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采用机器统一印刷生产日期,偶尔机器会出现故障,导致个别商品没有印上生产日期。对于记者质疑食品添加剂太多会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该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会影响健康,他们已将卫生许可证等信息发放给各批发商,各批发商负责向消费者解释,厂商只负责给批发商发货。
 
  3月24日,记者带着十几种零食来到湖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有些零食看着信息齐全,但包装明显有问题,所以不排除小作坊、黑作坊制作的可能。”该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如果出售的商品由几个单独小商品组合而成,单独的小商品上也应标明生产日期、厂家和‘QS’等信息。”参照这些标准,“鸿利源”饮品明显属于不合格产品。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一些零食的生产厂商没有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书以及进货票据,就可以判定为伪劣产品。此外,“南京板鸭”“脆皮炸鸡”等调味面制食品,违反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标签必须具备真实属性,不误导消费者”的规定,故意博人眼球,欺骗消费者。
 
  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管
 
  据了解,湖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年1月组建,主要承担湖滨区范围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湖滨分局承担的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湖滨分局承担的辖区内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湖滨区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单位刚刚组建,工作人员正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接,相关工作需要逐步开展推进。”
 
  “在今后的预包装食品等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检查中,我们将采取‘索证索票’制度,即检查生产厂家的许可证、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进货票据。若食品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手续,则一律禁止销售。”该局工作人员说,“但学校门口的零食摊流动性较强,管理较难。”
 
  此外,该局工作人员表示,餐饮类摊贩应持有关证件向拟经营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经营地点,并在所在地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按有关规定,学校门口一定范围内是不允许摆摊设点的,这些流动小吃摊属于非法经营,但目前我们没有强制执法权,只能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劝导。”该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工作人员建议家长、学校要多教育学生,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吃不卫生食品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食品时,观察食品是否变质或颜色、气味是否异常,还要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以及是否有详细的厂名、厂址、出厂日期等商品信息。同时,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有些黑作坊会私印“QS”标志假冒正规产品,消费者应前往超市、有固定门面的商店等进货渠道正规的地方购买食品。若购买到伪劣食品,可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或登录投诉举报网站“www.12331.org.cn”维权。

( 编辑:wan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