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三门峡模式”初步形成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27   打印

  本报讯(记者田沛)自《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大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实施以来,市科技局从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等方面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能力得到新提升,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市在全省创新实施“特派员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乡村科技员+示范基地”服务模式,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列入“揭榜挂帅”、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项目,聚焦种业创新、高效种植、健康养殖、食品加工、智慧农业等,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难题。聚焦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的人才合作,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在引进外地科创人才的同时,积极培育土生土长、本地创业的人才,推动本土创新人才实现新发展、得到新提升。动员全市科技特派员立足抗疫情夺丰收,鼓励和支持相关专业领域科技特派员组成科研团队、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开展疫情防控技术研发,加强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科研成果的研究、推广、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科技防线。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市级星创天地48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3家,农业产业工程技术中心35家,科技示范基地76个。创建了灵宝市焦村阳光玫瑰、碧波农业、永辉果业等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15个,引进果品新品种(系)30余个。焦村阳光玫瑰示范基地每亩增收5万元,带动当地发展新品种葡萄上万亩,为葡萄产业实现增收1亿余元;打造了卢氏食用菌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生产、香菇周年鲜销、香菇菌棒国内养菌国外出菇新模式,卢氏食用菌综合产值达到36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8.8亿元,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三门峡模式”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