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核酸检测不停歇 医护人员采样忙

——记一线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刘璐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28   打印

  本报记者葛洋 通讯员 赵磊

  夏季高温,撑着遮阳伞在户外待几分钟便汗湿了衣服,有一群人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高温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他们就是开展核酸的医务人员。

  近日,我市疫情防控政策有所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原来的“48小时检测一次”调整为“72小时检测一次”。7月18日,在前进街道核酸采样点,来自黄河三门峡医院的医护人员刘璐顶着烈日为群众做核酸采样,为阻断疫情传播、护卫百姓健康默默挥洒着汗水。

  今年30岁的刘璐已经参加工作10年了,目前在黄河三门峡医院医保科工作。今年市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刘璐一直跟随黄河三门峡医院在湖滨区车站街道迎宾花园小区开展核酸采样。最近两次由于区卫健委对核酸采样工作进行调整,她和同事被分配到前进街道负责核酸采样。

  今年5月3日,刘璐主动报名,和同事一起去郑州支援抗疫工作,5月13日回到市区集中隔离。“工作上她认真负责。迎宾花园老年人多,她对待老人她特别细心耐心,遇到腿脚不方便的她主动上门为群众采样,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志愿者和群众的一致称赞。”湖滨区车站街道办公室工作人员赵磊表示。

  烈日下,参加核酸采样排队的市民已经换上了凉爽的短袖,有些市民还撑起了遮阳伞,但医务工作者仍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市民告诉记者,速度很快,但医务工作者穿着防护服非常辛苦,他们要更加配合,让采样速度更快。

  “取下口罩、头往后仰……”当天9时许,烈日当空,几名护士已经在核酸采样点坚守了2个小时。核对受检者姓名后,刘璐把棉签伸入受检者口腔深处,停留数秒,获得咽拭子后,将棉签头部置入一个螺口管,麻利地折断棉签多余的长柄,拧上螺口管的盖子……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她当天已经重复了数百次。防护面罩后面,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淌。

  一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比较敏感,在采样时几次情不自禁地往后躲。“别紧张,一下就好。”刘璐起身,左手扶住他的胳膊安慰,右手迅速完成了采样。年轻男子长舒一口气:“辛苦你了,你的技术真不错!”

  一名年轻妈妈抱着两岁的女儿来做核酸采样,刚坐下就紧张地说:“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能不能配合,麻烦你轻一点。”“宝宝的小辫子扎得真漂亮,宝宝乖……”刘璐轻声逗着孩子,在她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就完成了采样。

  当天一直到中午12点,做完最后一个市民的采样,穿着防护服5个多小时的刘璐终于下班。摘下N95口罩,汗水顺着下巴直淌,深深的压痕留在脸上。脱下防护服,里面的工作服可以拧出水来。自疫情防控以来,核酸检测“愿检尽检”工作经常持续到深夜,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用汗水守卫着疫情防控的前哨。


( 编辑:唐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