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时节,草木葳蕤。 8月2日至4日,我市迎来油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这是我市林下经济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之路上的一次盛会,见证着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将发展复合型林下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林业大市向生态强市转变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门峡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088.64万亩,有林地面积7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715.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7%,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374.62万亩,主要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其中,林下种植模式利用林地面积106.2万亩,分林药、林菜、林菌、林粮、林苗等5个类型;林下养殖模式利用林地面积39.56万亩,分林禽、林畜、林蜂等3个类型;林产品采集加工模式利用林地面积120.69万亩,主要包括野生连翘、花椒、大枣等采集加工等;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108.17万亩,主要以各类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为依托,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景观利用等业态,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 当前,我市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林下产品种类多。全市林下种植中药材有连翘、丹参、柴胡、黄精等,食用菌有香菇、羊肚菌、黑木耳等,蔬菜有辣椒、板栗南瓜等;除传统林下养殖鸡、鹅、羊、牛、蜂外,渑池县林丰源林业有限公司采取“林下经济+生态循环+土壤改良”模式,创新发展林下养殖蚯蚓,实现了农民增收、地力提升双效益,而且串起了一个上下游互利互补良性循环产业链,赋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二是经营模式较成熟。各县(市、区)在培育林下经济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系列方式活、见效快、可推广、复制性强的成熟经营模式,成为助农增收的“捷径”,如以牡仙牡丹产业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三门峡为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订单+公司+基地+农户”销售模式,以河南宁寿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支部+农户”运作模式,以湖滨区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公司主导+农户参与+企业管理”生产模式,以卢氏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模式。三是经营主体带动力强。各经营主体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产品回购、示范培训等方式,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牡仙牡丹产业集团在核桃树下种植油用牡丹,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人,年支付劳务用工费用3000余万元;河南宁寿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围绕建设黄精和党参等中药材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00余户,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大幕开启,盛会来临。乘着此次油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东风,我市将进一步开拓视野、博采众长,为林下经济产业赋能添彩,再谱发展新篇。 |
林下经济: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刘晨宁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02 打印

- 上一条:烟火人间·至味崤函(十九)张村念国烧饼店
- 下一条:崤函乡野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