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王婉媚
初秋时分,连翘飘香。在这喜迎收获的美好时节,为期3天的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我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行业管理、科研、医疗、教育、文化及产业机构等方面代表共计650余人共聚“天然药库”“历史名城”三门峡,围绕“中医药振兴 时代的呼唤”主题,以“传承创新、文化引领、产业驱动、科学发展”为宗旨,共商中医药发展大计,共谋中医药振兴大业。 搭建交流平台 共商中医药时代回归大计 作为目前全国权威性强、规格高,参与范围广泛、社会影响力大的中医药领域专业会议,中医药文化大会是中医药界与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全面推动中医药及相关产业振兴发展的高端平台。 8月13日上午,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开幕。 作为开幕式的重要环节,“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发表视频致辞。他指出,要及时总结经验,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独特优势,在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提升中药质量、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多边对话”是中医药文化大会的重点表现形式,是展现大会主题的一个缩影,已成为历届大会的亮点。围绕“中医药时代回归”主题,各位专家、企业家从各自职业角度发表个人观点,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头脑风暴”,探索中医药时代回归的路径和方式,发人深省。 大会期间,我市举办了“中医特色诊疗论坛”“杜仲产业发展论坛”“天人相应话健康”等多个论坛。专家学者分别从中医诊疗、药材研究、产业发展、自然养生等方面展开深入沟通交流和学术探讨,共话健康养生之道,共谋产业发展之路,共推中医药文化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大会还举行了主旨报告会,20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作了主旨报告,报告既有中医传统文化的价值阐述,又有中医现代科学的创新思维。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所作的题为《建设健康中国 贡献中医力量》的主旨报告,阐述了对新时代中医现代化工程内涵的理解,观点系统深刻,引发与会人员对于中医现代化更深层面的思考。 发布大会宣言 呼吁注重文化引领作用 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 向中医先贤致敬,是大会开幕式的第一项议程。8月13日,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四楼多功能厅,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当10位历代中医先贤的头像在大屏幕上显现时,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们行注目礼。这一神圣的中医祝拜仪式,是现代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坚定信心,更是对中医药振兴的共同期待。 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发布了三门峡宣言。 宣言强调,中医药在新时代的振兴要坚持科学为本,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同时也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用,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增进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文明教育,融入生活、融入生产,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健康中国的建设以及民族健康繁衍强盛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必须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 参加此次大会的首位非洲籍中医博士迪亚拉说:“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文化是它的根,是它最重要的灵魂。只有文化之根‘走在前’,才能推动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 三门峡是中医药文化厚重绵长的“历史名城”。千百年来,中医药不仅维护了世世代代三门峡人民的健康、展示了无穷的价值和魅力,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化大餐,针灸鼻祖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这里写就,药王孙思邈虎口取骨、扁鹊智救虢太子等知名典故均发生在这里。 “当前,中医药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医现代化。三门峡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现代的文化活力,对中医药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俞梦孙院士表示,三门峡中医药文化发展前景广阔。 促进合作共赢 叫响“天然药库”品牌 三门峡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力推动中药材、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孕育了1225种野生中药材,素有“天然药库”“一步三药”之称。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6.4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向与会嘉宾和企业家展示了我市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果。 8月12日,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中国(三门峡)中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启动,120余家企业参加,展览场地面积5500平方米,我市部分企业也参加了博览会。 当日,“天然药库”三门峡区域品牌共建交流会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成果发布会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分别为渑池县人民政府、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等10个“天然药库”三门峡品牌共建单位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牌智库2个战略合作单位授予牌匾。 此次参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专家学者,都是中医药领域的“智囊团”和“智慧库”。8月13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聘任许志仁等10名专家为“三门峡专家智库”特聘专家,并为他们颁发证书;中科院杜仲全产业链研究中心、三门峡市中医院国医大师工作站落户三门峡。 8月13日下午,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介对接会举行,与会人员听取我市人才政策和有关县(市、区)中医药产业推介并进行集中签约。经过前期广泛交流和深入对接,当日集中签约投资项目24个,总投资金额130.4亿元,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多个领域。其中,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个,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12个。 大会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家门口举办全国性中医药文化大会,机会难得,三门峡各界群众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饱览种类繁多的传统中药材、琳琅满目的“灵丹妙药”和现代科技新产品,充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崤函无凡草,豫药蕴新机。以此次大会召开为契机,三门峡将牢记领袖嘱托、心怀“国之大者”,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注入强劲活力。 |
共谋中医药振兴 回应时代的呼唤
——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综述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打印

- 上一条: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 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下一条:探觅中医药伟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