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居民过上幸福“新”生活

本报记者 王全旺 通讯员 张玉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8   打印

  “小区的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太多了,院里的车辆进行划线管理,门口也有了保安,感觉舒心敞亮多了。”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湖滨区湖滨街道黄北社区515小区,说起小区这几个月的变化,居民李北军感慨万千。

  515小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现有14栋楼432户居民,是典型的老旧居民住宅小区。小区长期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院里“脏乱差”,居民生活十分不便。今年4月,黄北社区按湖滨街道要求,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物业事宜,决定引进海特物业,小区管理服务水平迅速提升。

  “我们海特物业今年4月下旬进驻小区,和社区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极大改善了小区卫生状况,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院里的车辆管理也大大加强。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取大家的物业费,街道、社区与我们物业协商,想先以服务来打动居民的心。”海特物业管理人员李佳珉说。

  今年4月以来,湖滨街道健全组织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强化基础保障、筑牢社区阵地的同时,实施民主自治加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模式,搭建居民共治共建平台,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网络,夯实社区服务保障基础,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居民真正实现自治,让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

  湖滨街道建设社区耐火厂小区也是老旧小区,住户147户,居民多为耐火厂下岗或退休职工。社区指导小区居民组建小区自治委员会,并组建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在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核心向心力作用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邻帮邻,亲帮亲,共促社区和谐。

  杨莲朋是耐火厂小区自治委员会负责人,也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区居民家中电路、水路出现问题,一招呼,我们就上门解决。”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组织小区退休党员及热心居民组成疫情防控志愿队,每天分成3组在小区门口开展24小时值守工作。

  湖滨街道着力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服务管理平台。黄北社区水工厂家属院被精心打造成智慧安防小区。该小区有14栋楼368户居民,属老旧小区。湖滨街道与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合作,制定建设方案,在小区安装“电子哨兵”,对小区原有大门进行改造,在人行通道安装联通“电子哨兵”设备并关联门禁。居民进入小区时,通过人脸识别、扫描健康码或者身份证即可实现身份识别、健康码核验、测温等功能。出入口安装车辆管理系统,视频监控+AI行为分析,主干道、重要区域点位,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事件预警和轨迹跟踪。

  据了解,目前湖滨街道49个老旧小区,已实现居民自治36个。“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基层治理是关键,而老旧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一部分,我们针对不同的老旧小区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尽量减轻居民负担的同时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让老旧小区居民过上‘新’生活。”湖滨街道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