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湖滨区: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卢氏县:实施生态立县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1   打印

  本报讯(记者李杰 通讯员张玉)“自从我们小区附近建了德馨苑小学,每天接送孩子只需提前10分钟出门就行,感谢党和政府。”近日,家住湖滨区涧河街道德馨苑小区的刘女士说。这是湖滨区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一个缩影。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湖滨区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投入占总支出76%以上,完成521个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成功创建;改扩建滨河小学、市一小等多所学校,增加学位3300个;实施农村免费阳光营养餐工程;探索“城乡教育联盟”模式,全区义务教育呈现一体化新格局。

  医疗事业明显改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铺开;湖滨区医院晋升国家二级医院,交口、磁钟、会兴3个乡(街道)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崖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企业扩面参保工作,引导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保;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万人助万企、人社助企”“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人社专车,保障用工”“就业援助”以及高校毕业生“政策找人”六大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54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323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增长长效机制,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高龄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公共服务更加贴心。湖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湖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成投用;区文化馆、图书馆硬件条件显著改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功能更加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目前,该区完成21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4万余户,城市“七大难”问题有效解决,“数字城管”“路长制”持续推进,城区及乡镇所在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本报讯(记者牛富江 通讯员张海军)近年来,卢氏县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实施生态立县、“三生”融合战略,把核桃、连翘两个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主导、支柱产业培育,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含金量”更高。

  该县提出核桃、高效连翘两个超百万亩的发展目标,出台奖补政策。同时,持续做强华阳食品、香盛轩、民兴等核桃产业龙头企业,引进瑞之恒、中锦园等连翘产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产业链的上游,该县连年大规模栽种核桃、连翘,抢抓易地搬迁和加快城镇化建设契机,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四旁植树,见缝插绿,绿染山川;在产业链的下游,通过精深加工,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卢氏县接连培育“辽核”“香玲”“豫丰”三个高产、优质、薄壳核桃品种,引进推广“河北绿岭”“美国红仁”两个新品种,按照“一个园子一个品种”原则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全县已建成千亩以上核桃基地109个,核桃种植面积106万亩,年产量由2100万千克提高到5400万千克,产值5.4亿元。同时,在核桃林下发展中药材和低秆经济作物5万余亩,年产值上亿元;建成年销售额5000万元且全国第七、全省第一的核桃深加工出口企业华阳食品,建成核桃博物馆,成功打造一批集田园观光、核桃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田间学校于一体的田园乡村游和科普实践基地。

  近年,卢氏县经过努力,还打造了文峪乡望家山、范里镇柏坡等5个万亩连翘精品基地,双龙湾镇东虎岭、官道口镇耿家庄等34个千亩基地,全县连翘人工种植面积65万亩,野生连翘抚育面积40万亩,连翘年产量由1000吨增加到4000吨,占到全国产量的1/3,农民增收近5亿元,全县中药材骨干企业发展到6家,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超过70%的森林覆盖率,为卢氏县赢得“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天然氧吧”称号,带来文旅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75.3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13.09亿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锦绣河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 编辑:唐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