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首届仰韶论坛主题报告亮点纷呈——共襄云端学术盛宴

本报记者 侯鹏云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9   打印

  11月27日,首届仰韶论坛在我市举办,围绕“深化仰韶文化研究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主题,全国21位考古界大咖齐聚线上作主题报告,分享最新发掘成果、汇聚考古新思考、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活动亮点纷呈。

  论坛方式新。本届论坛主题报告采用线上方式举办,既可以打卡签到,也可以同步评论、提问,打破了疫情的“阻碍”,畅通了交流互动的渠道,使活动更方便、快捷、安全、高效。

  演示手段新。大量运用3D动漫、正射影像等一系列新潮智能的科技手段,把全国各地,无论是位于山区、河边还是丘陵、平原的史前部落建造方式,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让人享受了一场考古与科技交融的艺术盛宴。

  发掘成果新。关中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新突破、湖北沙洋城河遗址考古新进展、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收获……这些报告内容都是今年最新的考古成果。有的学者从考古工地上赶回参会,当天上午的最新发掘成果在下午报告中就得到了分享。

  主题报告中,一张张图表、一项项数据、一个个论断,浓缩着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一年来,全国各地的最新考古成果和研究论断,共同推动全国四面八方的仰韶文化在云端发酵、升级、开花。

  “陕西、河北、甘肃等地考古遗址的重大发现,探讨了仰韶文化对周边区域及文化的影响,为仰韶文化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聚落形态和生态场景、生活方式、文明起源的重大研究提供了重大启示。这些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探寻中华文明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在总结主题报告时表示。

  汇集仰韶考古成果,解读中华文明基因,完善当代民族记忆,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一场聚焦仰韶文化的云端考古学术盛宴在三门峡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