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灵宝市:“小网格”引领“大治理” 卢氏县:“小电商”撬动“大产业”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1-13   打印

  本报讯(记者何英杰 通讯员郭中凌)近年,灵宝市坚持党建引领,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程,突出建设、运行、管理一体推进,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城市治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的有效融合。

  “六级网格”打造“一张网”。以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城市治理,建立“两镇两区—社区—片区和村组—居民小区—楼栋—单元”六级网格5468个,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引擎。制定六级网格建设考核办法,给予每个乡镇8万至10万元财政资金奖励,并下拨党费40万元补充社区网格党建经费。商务、医保部门按网格分片划区,完善线上申报、线下集中配送供应链,疫情防控期间保供有力有序。

  “五位一体”形成“一盘棋”。“行政管理+小区自治”,解决“谁来管事”问题。建立行政管理体系,乡镇党政正职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二级网格长、社区领导任三级网格长,网格员由乡镇社区干部担任。明确小区自治体系,小区业委会主任或物业负责人任四级网格长,下级网格长由住户推选,网格长确定网格员,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小群+大群”,解决“治理效能”问题。按照“一格一群”原则,建立六级网格微信群矩阵,构建起扁平化指挥体系。“现场实操+复盘推演”,解决“平战转换”问题。按照人口规模将小区科学划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真管用。“电子通行证+安全技术”,解决“精准安全”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相关平台,精准发放电子通行证,有效保障了信息安全。“网格+大数据”,解决“实时动态”问题。依托“灵宝一码通”用户信息,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排查,实现居民具体到网格、楼层、门牌号的“颗粒化”。

  “四力联动”绘就“一张图”。发挥支部引领力,全面推行“小区党建”,在所有小区成立由业主、物业、商户、主管单位等多方党员共建联建党支部,将“红色堡垒”建在居民家门口。发展社会协同力,统筹部门联动,推进层层响应,城乡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发动公众参与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六级网格管理,实现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工作中的良性互动,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发力法治保障力,利用网格群,常态化推送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应急消防等政策,有效减少了各类案件发生。

  本报讯(记者牛富江 通讯员高长军)去年以来,卢氏县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机遇,强化举措,推动电商产业迈上新台阶。

  该县依托菌、果、药、蜂等优势产业,大力宣传推广“源本卢氏”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获得三品地标和国家原产地认证产品51个,开发网货产品60余个,其中卢氏核桃、卢氏连翘、卢氏黑木耳、卢氏黑猪、卢氏绿壳蛋获得国家地理性标志产品。目前,好盼头香菇、卢氏核桃、卢氏木耳、卢氏土蜂蜜、卢氏连翘茶等系列产品线上畅销全国各地,香菇成品菌棒、香菇罐头、橡子凉粉、核桃仁等产品出口韩国、越南、俄罗斯等国。

  该县整合县、乡、村电商物流资源,建立县级物流配送分拣中心,吸引申通、中通、圆通、韵达、极兔5家快递公司入驻。完善电商一条街运营机制,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县、乡、村电商人员技能培训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电商企业优势,对接国内一级批发市场,开展大宗农产品交易。与淘宝、京东、苏宁、邮乐网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开设网店、特产馆,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全县现有电商应用企业和合作社90家、个体网店2530个,2022年前11个月电子商务累计交易额10.23亿元、网络零售额3.34亿元。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各级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与省农购网销售平台对接,将全县香菇、红薯粉条、空心挂面、艾灸、土蜂蜜、石磨面粉等特色产品销往省、市各大企业、商场、超市。目前,该县通过各类渠道销售农产品销售额3.2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群众增收8000多万元。

  为推进电商站点建设,该县扎实开展乡(镇)、村(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植入快递物流收寄、网上代购代销、话费电费充值、养老保险金代缴、助农取款、信息服务等功能,不断提升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能力,乡(镇)、村(社区)电商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该县依托中国邮政在乡村基层的网点优势,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改造提升县级物流中心1个、乡镇二级物流分仓18个,增置配送邮车32个。

  该县实施“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工程”,支持和指导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电商灵活创业就业,激发“双创”活力。全县2022年开办电商讲座、直播实战教学指导等培训班25期,参训1166人次,184人取得电子商务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