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总编室 综合新闻部 文/本报记者 郭丽 图/本报记者 尤黎明 郭丽 通讯员 张天理 ![]()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门广场的雕塑 ![]() 市区大岭路与和平路交叉口西南侧的白天鹅雕塑 ![]() 虢国博物馆里的玉天鹅 ![]() 市区召公路公交车智能候车亭上的天鹅标志 ![]()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附近的天鹅造型垃圾桶 ![]()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天鹅造型 ![]() 以天鹅为造型的文明城市创建景观小品 ![]() 陕州地坑院灯展上的天鹅造型 ![]() 游客在观赏、选购天鹅文创产品 ![]() 209国道一侧的天鹅剪纸造型 ![]()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河广场边,散落在草丛中小憩的“天鹅” ![]()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转盘中心的巨大天鹅雕塑 冬渐深,对于三门峡市民和来三门峡的游客而言,此时最期待的,莫过于观赏白天鹅了。 三门峡与白天鹅的渊源颇深。在虢国博物馆里,陈列着周代一件工艺精美的玉雕天鹅,它挟翅曲颈,神态安详,端浮在悠长的时空之河,似乎向人们述说西周时期我们祖先曾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自然生态的逐渐恢复,白天鹅悄然出现在黄河三门峡库区,栖息越冬,持续至今。数十年来,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公园、湖滨区王官黄河湿地以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天鹅湾等地,都有大批白天鹅的身影。三门峡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大天鹅之乡”,被誉为“天鹅之城”,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摄影爱好者及文人墨客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经过多年的共生守护,“天鹅”文化元素已深度融入三门峡这座城市,被三门峡人记录、创新和放大,以文化的各种形态,浪漫、高雅地呈现在三门峡街区中心、广场上、花带中、道路旁,或活跃在出租车上、门把手上,或镶嵌在景区护栏、楼房空调外机保护架上,或画在拦河坝上、巨幅户外广告牌上,或“摆”在酒店大厅中心、购物前台及宴会餐桌上……“天鹅”文化元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性符号。 以“天鹅”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的城市景观小品、创意产品,扮靓了“天鹅之城”,成为大街小巷一道道别致的风景。三门峡也以“天鹅之城”的名义,向市民和游客发起文明倡议。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眼睛发现美好。冬季在三门峡看天鹅的同时,不妨来一次博物馆探秘,来一场公园散步,来一次Citywalk……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天鹅”文化元素,期待“天鹅粉”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品味。 |
“天鹅”文化 扮靓“天鹅之城”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3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