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2025年05月21日 第 09 版) 初夏时节,黄河三门峡库区两岸绿意盎然,黄河水澄澈如碧,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孙猛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河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倍受激励、倍增信心。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处长魏明旭表示,我们将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攻方向,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促三个主要路径,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实为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科创平台质效,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力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创新全链条。同时,做强载体支撑,实施产业园区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园区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精细化服务能力,更好发挥产业引育和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在河南科技智库农业强省战略研究基地负责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滕永忠看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关键在于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河南正通过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措施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滕永忠说,让科技和改革二者协同发力,将助力我省实现粮食安全巩固、农民持续增收与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多元目标,为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 去年省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突出引领发展着力提高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质量,突出规范管理分类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突出纾难解困,着力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明显提升。省委社会工作部“两企三新”党建处负责人张武帅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新兴领域“两个覆盖”要全、“两个功能”要强、“两支队伍”要硬、“两块阵地”要稳四个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大的明显提升,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总书记强调,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充分体现了对基层工作的重视。”郑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亚太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晓静表示,在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中,我们借助市、区、街道下沉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调动社区党员和律师、医生、高校大学生等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积极性,集中开展环境清洁日行动,做好环境微治理,积极排查安全隐患,营造社区安全温馨文明和谐氛围。下一步,将继续扎根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贴心、便捷的服务,以社区高效能治理工作成效,提升社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指数。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司法局工业司法所所长张宁说,我们将着力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订单式”“全方位”法律服务,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实质性化解,为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力量。 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施治、守牢底线、示范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南落实落细,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我们新的政治责任和科技使命。”黄淮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魏源表示,下一步,黄淮实验室将在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新污染物精准溯源、重金属靶向修复材料等技术迭代,破解污染防治“卡脖子”难题;二是构建系统治理范式,依托环境基准标准与风险管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共建河南基地,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的“黄淮模式”;三是锻造绿色产业链条,推进节能环保装备研发与场景化应用,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美丽中国筑牢生态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洁表示,作为一名生态环保科技工作者,要紧密围绕河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科技需求,将科学研究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科技服务工作模式,助力黄河流域、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保护治理,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美丽河南建设贡献力量。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旅强省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大省。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表示,河南文旅系统一定牢记嘱托、不负厚望,聚焦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纵深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着力实施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程、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持续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文化名片,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作为文物大省,丰富的文物资源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展现中国历史主根主脉、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石窟寺本体保护工程,完成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石刻)调查、豫北地区中小石窟矢量化定位及数字化信息采集,形成了石窟寺分布“一张图”;积极推进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实施7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提升文物安全防护能力;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充分发挥考古工作在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方面的作用。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说:“我们将进一步守护好历史文脉、阐释好文物内涵,推动我省文物资源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富矿’。” 推动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刘峰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一体推进学查改,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动真碰硬、真刀真枪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康青选说,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立足职能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查摆问题、建章立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强用水调度,严防旱涝急转 “针对近期全省降雨偏少、持续干旱情况,省水利厅及时启动抗旱工作机制,加密监测频次,组织灌区制定供水计划,细化水量分配方案,精细调度水库、泵站、水闸等水源工程,力争多引、远送、多浇。”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表示,下一步,全省水利系统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持续强化旱情监测研判,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精确指导支持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省委、省政府坚持早安排、早谋划、早部署,扎实开展防汛准备各项工作。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说,要对防汛抗洪精心准备,确保预案充分、应对从容,全面落实应急处置责任。立足精干高效扁平,完善防汛指挥体系;细化措施闭环管理,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改;落实要素保障,提升防汛抢险救灾能力;夯实抗旱基础,做好抗旱减灾保丰。 (本报记者 赵若郡 宋敏 李昊 刘一洁 李运海 周晓荷 赵一帆 张魏 黄岱昕) ( 编辑:tln ) |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21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