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简称“首台套”,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或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是技术创新的难中之难。在新乡市,有家规模只有五百人的专精特新“小”企业,研发目标是“专攻首台套”。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呢?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月:这些长4.2米、宽1.5米、高1米的黄盒子,就是盾构水平运输机车里的电源系统。它们这周就要和地铁施工用盾构机一起运往新加坡。里面组合了电芯3000只,满足载重80吨的特种机车续航12小时的工作动力。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机车售后事业部总经理 郭学修:这几年研发了国内第一台盾构机(水平运输机车)用锂离子电池,提高了地铁的施工效率,从最小的(载重)吨位25吨,逐渐(发展到)现在最大可以做到80吨、100吨,智能化控制也在同步提升,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要想研发首台套,就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好的。河南锂动电源和河南师范大学结成紧密的创新联合体。企业把市场需求第一时间分享给高校,高校再把研发成果反馈到工艺、材料升级换代上,高校的实验室成了企业的中试线。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李保鹏:客户说要使用8年,每天使用(充电)2次。(我们)去换算成电芯的寿命,转化成可量化、可执行的技术指标。河南师范大学也会召集结构方面的、电气方面、电化学的老师跟我们一块去制定方案、试制、测试。 在河南师范大学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授们和企业技术人员正在根据新订单的需求,讨论研发方向,像这样的碰头每周都有。 河南师范大学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尹艳红: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企业的人也会来共同参与。他们也会给我们派一些技术人员去指导设备的操作。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李保鹏:共建了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已经申报了两项省级项目。前一段,他们招标准备新建一个实验线,我们一块去跟设备供应商讨论设备指标,根据我们(共同)的需求,定制了一些实验设备。 高校擅长从0到1.企业擅长从1到100.企业抛出需求,高校开展原材料、性能等基础研究,再通过“迷你版”生产线快速验证。这种“实验室—中试—量产”的无时差模式,让企业孵化出涂层材料、智能热控制、冷却管理等多项核心技术。成为了其在细分领域不断“闯关”首台(套)的底气。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冯国恩:根据订单需求我们开发生产了多款国内首台(套)机车用锂离子电源系统。中国中铁、中国中隧、还有中车资阳、中车大连都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客户。 【记者观察】专攻首台套,来企业采访之前,我对他们这样的口号表示怀疑。几天的采访我找到了他们的诀窍,把“迷你版”生产线搬进高校实验室,实现“实验室—中试—量产” 流程简化到极致,说白了就是产业链和创新链高度融合,让企业的创新既有爆发力又有持久力,有了这样的超级引擎,就不怕跑不出发展加速度! ( 编辑:tln ) |
专攻首台套 这家企业底气从何而来丨聚焦“四高四争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7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