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先不慌说答案,本篇报道先卖个关子。 河南最近,秋雨连绵。挺凉! 哪里热? 当然是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赛场,简直是 火!力!全!开! 在豫北、豫南两大赛区的赛场之上,19支队伍正在开打。 排球盛宴,欢乐无限—— 全民参与,跨界组队 在“豫排”的赛场上,都是谁在打? 豫北赛区濮阳队,队员最多元。有医生、体育老师、大学生。 主教练李孝东说:“我们这支队伍,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刚上大学。” 二传手郑珊,是濮阳油田总医院体检站的护士,另外3名队友分别是康复师、药剂师和放射科医生。 郑珊还是一位新手妈妈,孩子一岁多,“家里婆婆掌管大后方,我在前方冲锋陷阵!” 这样的“多元战队”并非个例。 航空港区队甚至没能凑齐14人——队伍以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为主,涵盖高中生、毕业生和在职人员。 人数虽然不多,但不影响打比赛的热情。 “全民健身,比赛和快乐都是第一,大家心态很好!”主教练薛胜利说,大家凭借默契配合,目前已实现7胜。 “人数虽然不多,但梦想很大。”薛胜利还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冲进决赛!” “豫排”的赛场,从来不只有输赢 9月15日晚,看台上出现迷惑又温暖行为。 一个手举“郑州必胜”旗帜的观众,竟然带头喊“鹤壁加油!” 郑州队懵了:什么情况??? 陈先生是排球“铁杆粉”,为了观赛,他加急制作了三面加油旗。 “作为主场观众,为郑州队加油,义不容辞,但是鹤壁队大老远赶来,咱也要支持!” 可惜的是,赛后,鹤壁队惜败。 再看主教练李贞乐,心态平和地说:“队员们大多是排球爱好者,有些是看《排球少年》自学的。虽然不专业,但我们一直在尽力。” 虽然有的不专业,但不要低估了大家爱排球、爱运动的心。 赛场之内,是对手,亦是朋友。 9月16日,濮阳队为开封队准备了“龙娃娃”玩偶作为礼物,队员们捧着可爱的玩偶自拍。 赛场变成“友谊派对”。 比赛,也是另一种意义的相遇。 拼搏不分强弱,热爱无关输赢。 这份友谊,跨越了比分。 年轻,就是敢打敢拼! 第二轮赛后,开封队主教练周屹嵩满脸欣慰:“揭幕战时,面对上千观众,队员们些紧张,但今天打出了特色!” 这支队伍以河南大学学生为主,年龄最小的是17岁。 当晚,开封队以3:0战胜济源队,拿下了首场胜利。 队长籍若彤表示:“第一天太紧张了,不然还能打得更好。” 嗯,赢球了,怎么说都行。 “输球不输心!”虽然告负,济源队主教练张东伟说:“竞技体育不是非赢不可,而是要处理好每一个球。” 是的,打得开心,也是赢。 丰富活动嗨起来 来看豫排,不只有女排比赛,还有更多文化节目。 一场比赛间歇,两只“狮子”跃入场内,伴随着锣鼓声跳跃翻腾,与女排姑娘们热情互动,赛场秒变蹦迪现场。 来自河南正人龙狮团的戴栋杰说:“联赛现场,十分火热。不到现场,感受不到!” 赛事搭台,文旅唱戏。从9月14日开始,豫北、豫南两个赛区在比赛间隙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表演。 甲骨文广播体操、少林武术、戏曲、街舞、抖空竹等将轮番登场,让“豫排”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窗口。 赛场内外,热情正燃。从校园操场到城市场馆,从专业运动员到业余爱好者,河南正在用一场场扣人心弦的对决,书写着“三大球”振兴的生动篇章。 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说了这么多,本文还没有回答: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那么,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其实,答案就在文中了。 有了大众的支持,女排有了群众基础,再有类似“豫排”这样的平台,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女排,加入到打排球的队伍中来,好苗子就能脱颖而出。那么,下一个朱婷,或许就在其中。 “豫排”的热浪,还在持续。 支持“豫排”,这项赛事正在为中国女排的未来助威。 (张坤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方敏 ( 编辑:tln ) |
豫见丨更多的“朱婷”在哪里?看“豫排”,可能有答案……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8 打印

- 上一条:“泰国风情周” 在河南郑州启幕:上演异域文化盛宴
- 下一条:《太行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