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征战沙场为勇者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9-11   打印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近日,在义马市常村路北一段26区183号一个僻静的小院内,记者见到了91岁的抗战老兵周立礼,老人正在看电视剧《八路军》,听着片尾熟悉的旋律,老人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山西参加八路军
  
  周立礼又名周德力,1924年出生在焦作市沁阳县西向镇虎村。1943年初,周立礼离开家乡前往山西寻找被日军抓去挖煤的父亲,寻父未果,他在山西加入了八路军。“我在部队主要负责送信、送情报。”周立礼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已经有电报和电话,但多数时候上级传达命令还要靠他们来完成。
  
  送信、送情报经常要路过日军占领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敌人发现。一次,周立礼奉命到永济市的蒲州送信,半路远远望见几个日本鬼子巡逻,他赶紧躲到了附近的沟渠里。时值初春,地上的雪还很厚,趴在雪地里的周立礼只听见耳边发出了几声“滋滋”的响声。“那声儿是子弹打在雪里发出来的,敌人打了两枪,后来就走了。”周立礼说。
  
  为了躲避日寇的扫荡,周立礼经常要跟随部队转移。“一白一黑240里。”周立礼说,那时候急行军,部队一天一夜要走240里路。
  
  辗转返乡打鬼子
  
  1943年9月,周立礼所在部队被编入刚刚组建的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该军分区辖豫北的陵川、晋城东部、修武、沁阳、博爱、焦作等地,辗转大半年,周立礼又回到了老家焦作。
  
  为了响应“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号召,歼灭道清铁路(东起道口西止清化)沿线日军和敌伪武装,1945年初,八路军太行军区发动了道清战役。在那场战役中,周立礼和战友活捉了两个日本兵,缴获了一支钢笔,但周立礼背部也被炸弹碎片炸伤。作为纪念,首长将缴获的那支钢笔奖励给了他。“至今弹片仍在父亲身上没取出来。”周立礼的儿子周希君告诉记者,那支钢笔后来被他不慎弄丢了。
  
  在随后解放陵川、晋东、修武、沁阳等日军占领区的战斗中,周立礼表现突出。“我还用炸药包炸过敌人的一个碉堡呢!”提起解放陵川的战斗,老人激动地说。1945年8月,周立礼跟随部队奔袭博爱县城,激战3小时,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当时日伪军就像惊弓之鸟一样基本上已经没有斗志了”。
  
  抗战胜利后,周立礼随部队转战山西,先后参加了临汾战役、解放太原战役等。1949年,部队在解放太原攻城时,攀爬城墙的云梯发生侧翻,周立礼从云梯上摔下,腿部受伤,转至后方养伤,1952年转业至地方煤矿工作。
  
  收养子女视若己出
  
  周立礼一生没有生育孩子。转业后,他先后收养了一男二女,并将他们抚养长大,看着他们结婚成家。
  
  “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双目失明。听说周家收养了两个孩子待他们都很好,所以生母就把我也送到了周家。”李春杏说着,眼眶里涌满了泪水,“养父母待我们像亲生儿女一样,父亲每天下井拿的馍都舍不得吃,总是带回家给我们吃。”
  
  如今,周立礼跟着养子周希君一家生活。“父亲身体还不错,平时他想吃啥,我和媳妇就给他做啥。”得知记者要到家里采访,周希君还特意给父亲周立礼穿了一件大红色的衣服。
  
  退休证、首长的亲笔信、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周立礼像对待宝贝疙瘩一样小心收藏着这些物件。谈起现在的生活,周立礼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兵的关怀。”
( 编辑:w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