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涧河公园——如诗如画的城市碧带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9-16   打印

涧河公园里美丽的月季园

  绵延10多公里的涧河公园像一条绿色飘带,与波光粼粼的涧河相映成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三门峡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的涧河公园已经成为三门峡的一张城市名片,不仅吸引了四方游客来此旅游观光,也吸引很多市民每天到这里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近日,涧河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郭建勋自豪地对记者说。
  
  涧河公园是伴随着涧河治理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开放式园林绿地,始建于2004年,沿涧河南北两岸呈带状分布,东起高速公路引桥,西至209国道,与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毗连,全长约11公里,总面积达1580亩。园内引涧河水为溪,溪流驳岸设计独特,共有6种类型,分别是仿树桩驳岸、块石驳岸、片石驳岸、V形自然驳岸、自然乱石驳岸、路基与驳岸融为一体式驳岸,还设有亲水台阶、亲水木栈台、湖心岛及各式园桥,营造出了情趣各异的亲水氛围。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行走在涧河公园内,溪流淙淙的自然乱石驳岸,乔、灌、花、草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极富生活情趣的城市雕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广场、湖泊、亭子……美不胜收的景象令人陶醉、流连。
  
  郭建勋告诉记者,近年,为了让涧河公园更加具有魅力,该园重点突出公园的文化特色,同时建设颇具规模的月季园,以提升整个公园的档次。
  
  涧河南岸六峰路至上阳路段是涧河公园近年重点建设的“精品段”。市民在尽情游园的同时,可以从园区内竖立的40多块文化牌上学习到名人名言、诗词佳句,还有很多小故事,内容都是关于三门峡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文、名人事迹等。“将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让游客和市民在休闲中了解三门峡的厚重文化。”郭建勋表示,近些年,从很多游客和市民的称赞中,可以看出这种形式非常受欢迎。
  
  在如画的美景里读书会是怎样的惬意?为了满足广大市民这个美好的愿望,让公园充满诗书气息,2013年,涧河公园管理处专门在公园内设立了一个图书阅览室,放置了300多册书籍,供市民品读。“我们和市图书馆联合,每3个月换一次图书,保障经常有新书。”管理员殷凤丽说,很多市民过来看书,还可以拿着书在公园里读,格外惬意。正说着,68岁的市民李翟林来到阅览室,办过手续后带着一本书到公园里读去了。
  
  月季是三门峡的市花,而涧河公园光荣地承担着大规模栽种市花的责任。2014年2月,涧河公园从打造河南“月季名园”的高度出发,聘请全国月季栽植专家对涧河公园进行规划种植设计,实地选配月季品种和花色,指导月季的栽植布局。月季园建设充分考虑了品种特色、文化内涵、运用模式等多种因素,从月季主题园林景观的视角,规划建设了月季中心观赏、优良品种展示和科普三大功能区域,设置了花球、花瓶、花墙、花台、雕塑等造型,共种植月季8万余株,几乎包含了月季花的所有色系和品种。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培育,如今月季园占地面积70亩,共有290多个品种18万株,每到盛开时节,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市民。”郭建勋表示,今年“十一”国庆长假又是一个观赏月季的好时机,相信到时会有很多游客到此观光游玩。
  
  涧河公园因东西呈带状分布,所以成为居住在市区东西不同位置市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和傍晚,跑步、散步、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绵长的涧河公园内处处是休闲锻炼的市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座如诗如画的公园带来的快乐。
  
  “未来我们还想把科普文化、健康知识等‘搬’进公园,同时还要更多地体现三门峡历史文化特色,让涧河公园真正成为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场所,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福利。”郭建勋充满期待地说。
( 编辑:w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