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12315”公众开放日 消费者零距离体验消费维权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6-03-15   打印

工作人员教大家辨别假冒产品
 
  如何辨别真假商品的不同?工商部门如何处置消费申诉和举报?
 
  3月14日,市工商局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之“12315”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邀请200余名消费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市工商局办公大楼一楼大厅,零距离体验消费维权工作。
 
  在市工商局一楼,展示着近几年来我市工商部门查获的各种假冒商品,包括酒类、农资类、家电类、服装类、食品类等各大类商品,每类商品都清楚地列明伪劣商品与正牌商品的区别,经过工商人员介绍,消费者增长了不少辨别真假商品的知识。
 
  在12315指挥中心,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引下,大家相继参观和了解了非公党建、广告监测、效能监管、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打假成果展、“12315”投诉举报受理、打击传销等工商工作。
 
  12315指挥中心目前共有4部接听电话,白天人工值守,夜间电话录音,有突发事件时24小时全天候值守接听。我市的消费者在市内包括各县,拨打“12315”都会直接转接至这里,由工作人员根据管辖区域,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分流至所属辖区工商所,由工商所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每一起投诉处理完后,都会在网络平台上给12315指挥中心进行反馈,确保投诉案件“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去年,“12315”共受理消费者咨询5489件、申诉903件、举报1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68.48万元。“12315”品牌已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12315’热线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民心热线。如果大家遇到消费维权问题,可以随时拨打‘12315’。”讲解员悉心讲解。参观者们听取工商人员介绍12315指挥中心工作情况,现场感受了12315服务台的工作流程,对“12315”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听了介绍,现在知道除了拨打‘12315’电话投诉外,还可以上网投诉、发短信投诉等。”体验了消费维权工作后的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市工商局于2012年成立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大队,建成了网络商品交易服务网站,在规范网络经营行为、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的同时,着重加强对我市网络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帮助我市的本土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比如卢氏的核桃、山珍,灵宝的大枣、苹果等等都能在淘宝网上购买到。
 
  网监大队已全面建成三门峡地区的网络交易经营主体数据库,收录各类网络经营主体数据1226个,接受消费者咨询500余次,受理调解网络消费纠纷12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余万元,删除违法商品信息58条、关闭网站2个、责令改正网站13个,查处违法案件7件,罚没56.05万元,切实维护了网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整洁的受理服务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专业的受理人员、快速便捷的受理程序让大家连声感叹。在12315工作人员的全程陪同讲解下,参观者现场感受了12315服务台的工作流程,对“12315”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现场,消费者代表对于新买手机的问题存疑,并质疑维权服务站的处理方式,直接喊话:“我对你们答复不满意,给我退货!”工作人员则邀请工商部门给予专业意见。出乎大家的意料,工作人员没有拿起电话,反而是在电脑上按了几个键,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影像很快出现在屏幕上,并就这个问题向维权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作出了专业解释,给出了让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实现快速线上维权。
 
  此次活动通过参观、咨询等方式,让社会各界人士与工商部门零距离接触,使广大消费者对工商职能和工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信任感。(文/本报记者 葛洋 图/本报记者 张朝峰)

( 编辑:w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