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仅县级联赛我们就搞了900多场,有300多支球队5000多名学生参赛,一个农业县能把校园足球搞这么红火,现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其他地方肯定也能搞好。”《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日前公布后,漯河市临颍县教体局体育股股长张宏杰激动万分。 临颍县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目前有137所足球基地学校,占学校总数的65%,该县的小学和初中足球队频频在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中取得好成绩。2013年,该县北街小学女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瑞典举办的被称为“小世界杯”的“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最终在点球大战中惜败,止步八强。另外还有50多名学生被恒大足校招走,2名进入北京国安的培养梯队。 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中原小县是怎样把足球搞起来的呢?“自力更生”是张宏杰给出的答案。据了解,这137所足球基地学校至少有一个能踢8人制足球的球场,大多数球场的球门是学校根据比例自己焊的,草皮是学生们从地里挖的草。 北街小学球场上的草坪东一片、西一片,残缺不全。尽管如此,一到大课间,仍会有成群的小学生跑到操场上踢球。 “这些问题在农村好解决,学生们要求也不高,有个踢球的地方就行,关键是踢球的氛围,氛围有了逐渐就发展成了文化。就像巴西,它的场地也不见得比中国的好,但有这个文化了,街头也能当球场。”当了十多年体育股长的张宏杰对足球氛围的变化感触颇深。 “刚开始一些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河南的高考录取率是全国倒数的,学生、家长压力大这也可以理解,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好多爱踢球的孩子学习成绩照样好,这不矛盾,这是一项运动,能给孩子带来健康和快乐,现在家长们也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对孩子踢足球的态度也在改变。”张宏杰说。 临颍县为推动足球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组织、奖励、考核、交流机制,组建了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局、教体局、建设局局长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足球运动发展领导小组,将足球纳入各学校考核、列为必修课、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对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开展县级、校际、班级三级比赛,充分调动学校、学生的积极性。 “这次的改革方案中有一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措施跟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我们起初的目的就是扩大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的数量,先不提成绩,现在临颍县有上万名学生踢足球,大课间时间学校里都是踢足球的。”张宏杰说。 “但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数量有了,质量还不行,尽管我们每年都对体育老师进行专业足球课程培训,但全县没一个专业的足球老师。” 张宏杰说,“改革方案里也提到了这一点,我希望快点落实,我的梦想就是为每个乡镇配一个专业足球教师,让孩子们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刘金辉) ( 编辑:phpcms ) |
一个基层体育股长的 足球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19 打印
